公猪腹胀不排尿怎么回事?警惕“尿结石”危机,早发现早救命!
- 养殖技术
- 6天前
- 26热度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公猪作为种群繁育的核心资源,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配种效率与后代质量。然而,近期多地养殖户反映:部分公猪出现多日不排尿、腹部异常膨大、烦躁不安等症状,但体温却无明显升高,常规治疗无效,甚至突发死亡。经临床诊断,此类情况多由尿结石引发,若未能及时识别与干预,极易导致膀胱破裂、尿毒症,最终造成不可逆损失。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23年临床病例统计,在送诊的泌尿系统疾病公猪中,尿结石占比高达68%,其中因误判为“便秘”或“肠梗阻”而延误治疗的案例超过40%(《中国兽医杂志》,2023年第9期)。尿结石虽非传染性疾病,但其突发性与高致死率,已成为种公猪健康管理中的“隐形杀手”,养殖户们要重视起来!

一、体温正常 + 腹大腹痛,大概率是尿结石
养公猪多年,我发现很多养殖户会把尿结石和肠便秘搞混 —— 两者都有腹围膨大、不安的症状,但尿结石有个关键特征,就是体温基本正常,而且公猪会频繁做出排尿姿势,却只滴几滴尿甚至排不出。像我上次遇到的那头公猪,就是总往墙角凑,尾巴翘得老高,却半天没动静,这和便秘时 “想拉却拉不出” 的表现完全不同。
尿结石最爱堵在两个地方:膀胱颈和尿道 S 状弯曲处,这两个部位的结石症状差别很大,学会区分就能少走弯路。
二、不同结石,症状和触诊方法大不同
1. 膀胱颈结石:警惕 “尿臭味 + 倒立腹缩”
膀胱颈是尿液从膀胱进入尿道的 “关口”,这里堵了最危险,严重时会撑破膀胱。我那回就是靠三个典型症状确诊的:
尿臭味藏不住:公猪呼出气、皮肤甚至耳后,都会飘出明显的尿骚味,这是膀胱里的尿液渗进腹腔导致的,便秘可不会有这味道;
突然变 “乖” 要小心:一开始公猪因为腹痛会焦躁不安,但膀胱真破了之后,腹痛反而会缓解,它会趴在角落里不动,别以为是好转,这其实是危险信号;
倒立试金石:兽医教我个简单方法 —— 找两个人轻轻把公猪倒立起来(注意保护关节),如果后腹部的膨大感明显消失,再摸骨盆前沿(大概在公猪后腿根部往前一点的位置),摸不到鼓鼓的膀胱,基本就能确定是膀胱颈结石。
上次手术后,兽医还跟我说,膀胱颈结石在老公猪里更常见,要是发现及时,用导管辅助排尿还有机会保守治疗,一旦破了就只能手术,风险高还费钱。
2. 尿道 S 状弯曲处结石:摸会阴处就知
尿道 S 状弯曲处就在公猪肛门下方、会阴那个位置,这里堵了相对好判断,关键靠 “触诊”—— 我现在每周都会给种公猪做一次简单触诊,提前排查问题。
具体方法很简单:蹲在公猪后方,一只手稳住它的后腿,另一只手轻轻在会阴处(肛门下面 2-3 厘米的地方)按压、滑动。如果有结石,会有两个明显反应:
公猪会突然扭腰、踢腿,甚至想躲开,这是因为按压到结石会疼;
能摸到一个硬疙瘩,大概黄豆到花生米大小,摸起来像按在硬橡皮上,边界很明显,这就是结石的位置。
我去年还遇到过一头年轻公猪,就是这里堵了,一开始以为是外伤,后来触诊摸到硬疙瘩,赶紧用尿道探子辅助排石,当天就排尿正常了,没耽误配种。这里要提醒大家,触诊时一定要轻,别用蛮力,不然公猪应激了反而麻烦。
三、我的避坑经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别忽视饲料钙磷比:以前我图便宜用过高钙预混料,后来才知道公猪饲料钙磷比最好在 1.2:1 左右,钙多了容易形成结石。现在我都会定期检测饲料成分,夏天还会在饲料里加少量氯化铵,帮助稀释尿液;
保证饮水 “质” 和 “量”:冬天别给公猪喝冰水,不然它会少喝水,尿液浓缩就容易长结石;夏天要每天换两次饮水,水里加少许电解多维,既补水又能减少应激。我还把饮水器高度调得和公猪肩膀差不多,方便它低头喝水,现在每头公猪每天饮水量都能保证在 15 升以上。
发现症状别乱用药:如果真遇到公猪不排尿、腹围大,记住别像我一开始那样乱喂泻药!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公猪隔离到安静的圈舍,避免它来回跑动加重腹痛;然后按照上面说的方法初步判断结石位置,接着赶紧联系兽医 —— 尤其是怀疑膀胱颈结石时,别等,越等风险越高。
养公猪就像养 “宝贝”,配种靠它,种群延续也靠它。尿结石看着吓人,但只要学会判断、做好预防,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大家要是有其他养殖疑问,也欢迎一起交流,毕竟养户之间互相分享经验,才能少走弯路多赚钱!
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公猪泌尿系统疾病临床特征分析》.《中国兽医杂志》,2023, 59(9): 72–76.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种公猪健康管理技术指南》. 2022.
陈清明主编.《猪病诊断与防治图谱》.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