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 种植技术
- 11天前
- 14热度
谁能不爱吃草莓呀?红彤彤、甜滋滋的果子,不管是在阳台种上几盆,还是在大棚里规模种,大伙儿都盼着它结得又多又好。可不少人种草莓,老遇到麻烦,要么光开花不结果,要么结的果子又小又酸,其实这事儿不复杂,关键是没摸透让草莓多结果的好法子。今天就把草莓从选种子到摘果子的整套办法说透,你照着做,就算是刚学种草莓的新手,也能种出挂满枝头的草莓!
一、先选对种植品种再说
红颜草莓: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果子大,单果重 20-30 克、果肉细腻,甜度高,糖度 12-14 度,还抗病性强,抗白粉病、灰霉病,不管南方北方都能种,大棚露地都合适;
章姬:口感党首选!果肉软嫩,有淡淡的奶油香,甜度更高,14-16 度,但果皮偏薄,运输稍差,适合自家吃或本地销售,南方多雨地区要注意防涝;
妙香 7 号:综合表现超棒!果子硬度比章姬好,耐运输,抗病性强,产量也高,适合规模化种植,北方寒冷地区也能安全越冬。
注意:选苗要选 “三叶一心” 的壮苗,根系要白、密,别选根系发黑、发蔫的,茎秆粗,这样的苗成活率高、长势快。还要注意尽量买当年的新苗,别买隔年的老苗,老苗结果少、易生病,还可能携带病菌。
二、土壤调好,草莓 “扎根深、长得旺”
1. 深翻 + 施肥,给土壤 “补营养”
深翻深度要够:不管是盆栽还是地栽,都要把土翻深 25-30 厘米,打破板结层,让根系能往下扎;盆栽的话,用腐叶土 + 园土 + 珍珠岩按 3:2:1 的比例混合,别全用园土,容易板结;
施足 “底肥”:草莓喜肥,底肥要用腐熟的有机肥,地栽每亩施 3000-5000 公斤腐熟鸡粪 / 羊粪,再加 50 公斤复合肥;盆栽每盆放 50 克腐熟羊粪 + 10 克复合肥,和土拌均匀;
2. 起垄防涝,关键一步别漏
不管南方北方,种草莓一定要起垄!尤其是地栽,能有效防积水烂根:
垄高 20-30 厘米,垄宽 60-70 厘米,垄沟宽 30 厘米,这样下雨或浇水时,水会顺着沟流走,不会积在根部;
盆栽的话,选带排水孔的花盆,至少 3 个排水孔,底部铺 5 厘米厚的陶粒或碎瓦片,增强排水性。
三、定植做对,苗成活率高
1. 定植时间:南方秋栽,北方春栽
南方地区:9-10 月定植最好,此时温度 20-25℃,适合根系生长,定植后能长 2-3 个月,来年 1-2 月就能结果;
北方地区:春栽 3-4 月,土壤解冻后,或秋栽 8-9 月,但要做好防寒,比如覆盖地膜,避免冬季冻伤幼苗。
2. 定植技巧: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株行距选对:地栽每亩种 8000-10000 株,行距 30-40 厘米,株距 20-25 厘米;盆栽每盆种 1-2 株(直径 25 厘米的盆种 1 株,30 厘米的种 2 株),别种太密,不然通风差、易生病;
栽苗方法:把幼苗的根系舒展在土里,然后覆土,土要盖到 “茎基部”(就是叶子和根连接的地方),不能埋住 “生长点”(叶子中间的小芽),也不能让根系露在外面;
定植后浇水:栽完马上浇 “定根水”,要浇透(直到水从排水孔流出),之后 3-5 天每天浇一次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帮助根系扎根,别浇太多,避免烂根。
四、肥水跟上,草莓 “挂果多、甜度高”
1. 追肥:分 3 个阶段,别乱浇
苗期(定植后 1-2 个月):重点促生长,追 “氮肥为主” 的肥,比如每亩浇 5 公斤尿素(兑水 1000 倍),或用腐熟的豆饼水(1:10 稀释),每 10-15 天一次,让幼苗长壮;
花期(现蕾到开花):重点促开花,追 “磷钾肥为主” 的肥,比如磷酸二氢钾(1:800 兑水),每亩浇 10 公斤,或用草莓专用肥(氮磷钾 2:3:4),每 7-10 天一次,提高坐果率;
结果期(果子膨大到成熟):重点增甜促果,继续追磷钾肥,比如每亩施 10 公斤硫酸钾复合肥,或喷叶面肥(磷酸二氢钾 + 硼肥,1:800 兑水),每 10 天一次,让果子更大更甜。
2. 浇水:看土看天,别积水
浇水时间:早晨或傍晚浇,避免中午高温浇水,温差大易伤根;结果期别浇太多水,不然果子会裂、甜度降;
浇水方式:地栽用滴灌最好,不沾叶子,减少病害,盆栽用小水壶浇根部,别浇到叶子和果子上。
总结一下:其实种草莓真不难,记好这4步就行,选对草莓品种、把土弄合适、栽的深浅要对、肥和水给够。另外多留意着点,比如叶子发黄,大概率是缺肥了;果子烂了,说不定是水浇多淹着了。发现问题赶紧调整,不管你是在阳台盆栽,还是在大棚里种,都能结出满枝甜甜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