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空果病一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五大诱因深度解析!
- 种植技术
- 6天前
- 20热度
去年我在菜园种了两垄樱桃番茄,一开始挂果满枝特别高兴,结果摘下来一咬,里面空空的,只有一层薄皮,连籽都少,根本没法卖,自己吃着也没味道。后来跟村里种番茄 20 年的老周取经,才知道这是 “空洞果”,不是病害,而是管理没跟上导致的。这两年我照着他教的方法调整,今年番茄空洞果率从去年的 30% 降到了 5% 以下,不管是生吃还是炒菜,果肉都紧实多汁。今天就把番茄空洞果的原因和预防方法,结合我的实操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一起了解下吧!

一、啥是番茄空洞果?
简单说,就是番茄果实里面没 “填实”,切开后中间有明显的空腔,有的是零星小空洞,有的是大空腔连籽都少。这种果不仅口感差,还不耐放,要是种来卖,收购商根本不要;自家吃,也少了番茄该有的香味。我去年那批空洞果,最后只能剁碎了做番茄酱,太可惜了。
二、 品种选择不对
老周跟我说,番茄空洞果跟品种关系很大,比如早熟品种、大果型品种,还有一些专门做番茄酱的加工品种,天生就比中晚熟、小果型品种容易出空洞果。去年我种的 “千禧” 樱桃番茄,其实不算高风险,但我同时种了几棵 “毛粉 802”(大果型),空洞率居然超过了 40%,而旁边的 “圣女果” 小果品种,几乎没空洞果。
预防法:选品种时多留意,家用种优先选 “圣女果”“釜山 88” 这些小果型品种;要是想种大果型,选 “中杂 105”“金棚 1 号” 这类抗空洞的品种(买种子时问卖家,一般都会说实话)。大面积种的话,最好先试种一小片,观察一茬再扩种,别盲目跟风种新品种。
三、氮肥施太多
这是我去年踩的大坑!为了让番茄长得快,我每隔 10 天就浇一次尿素水,结果茎叶长得比人还高,叶片又大又密,可挂果后全是空的。老周说:“氮肥多了,番茄会‘只顾长叶不顾结果’,养分全被茎叶抢了,果实里的‘小房间’(胎座)长不起来,自然就空了。”
预防法:别偏施氮肥,要 “氮磷钾均衡”。育苗期、定植后 1 个月内,可适量用氮肥(比如每亩浇 10 斤尿素)促生长;开花结果后,重点补磷钾肥,比如每亩施 20 斤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或者撒 15 斤硫酸钾;家用种的话,10 平米的番茄,结果期别用尿素,改用腐熟的鸡粪水(1:10 兑水),每月浇 1 次就行。我今年这么调整后,茎叶长得不疯了,果实反而更饱满。
四、开花结果期水肥没跟上
番茄开花到结果的关键期(大概坐果后 10-20 天),要是遇到高温、缺光、缺水缺肥,果实就会因为 “养分不够” 长不充实,形成空洞果。去年 7 月高温,连续 10 天温度超过 35℃,我家番茄棚里没遮阳,结果那批果空洞率特别高;还有一次连阴 5 天,光照不足,后面结的果也有空洞。
预防法:关键期做好 “温光水肥” 管理。首先说温度,超过 35℃时,大面积种的要搭遮阳网(遮光率 30% 就行,别全遮),家用种的搬到通风阴凉处;低于 15℃时,要盖小拱棚保温(长期低温也会让果实缺营养);再说光照,要保证每天 6 小时以上光照,棚里的番茄要是叶片太密,适当剪去底部老叶,别让叶片互相挡光;最后说水肥,坐果后别缺水,土壤干到 2 厘米深就浇水,同时每亩追施 15 斤硝酸钾(或腐熟的豆饼水),每 20 天一次,给果实 “补营养”。
五、长期低温、连阴、果多,营养 “不够分”
去年 11 月我种了一棚冬番茄,连续 20 天温度低于 12℃,还赶上连阴,结果番茄不仅长得慢,结的果一半是空的;还有一次,我没给番茄疏果,一棵苗挂了 20 多个果,最后小果、空果特别多。老周说:“低温会让根系吸收养分慢,连阴缺光会让光合作用弱,结果太多则会‘僧多粥少’,这些都会导致果实缺营养变空。”
预防法:给番茄 “减负 + 保营养”。若是长期低温,冬春种番茄,棚里要铺地膜提地温,晚上盖草帘保温,保证地温不低于 15℃;要是遇上连阴天气,家用种的用补光灯(每天补 4 小时),大面积种的在棚里挂反光膜,增加光照;注意疏果,坐果后要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留 3-4 个果,小果型每穗留 5-6 个果,把小果、畸形果剪掉,别让果实 “抢营养”。
六、结语
番茄空洞果的防控,绝非单一措施所能解决,而是品种、水肥、环境、激素、负载五大要素协同优化的结果。真正的高产优质,源于对作物生理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对细节的精准把控。我今年按这些方法种的番茄,不管是大果还是小果,切开后都是紧实的果肉,生吃酸甜,炒菜也香,快去试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