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2大防治招,保住好收成!
- 种植技术
- 5天前
- 23热度
前年我在老家种了 3 亩马铃薯,前期长得绿油油的,结果一场大雨后,叶子上突然冒出暗绿色斑点,没 3 天就烂成黑褐色,连薯块都长了褐色硬斑,最后收的土豆连一半都不到。后来镇里的农技员老李来看,说这是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的,要是没提前防,发病后根本拦不住。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监测,2023年全国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达850万亩,平均减产20%–30%,重发区甚至绝收。我很着急想找到解决方法,这两年我照着他教的 “农业管理 + 化学防治” 方法做,去年 3 亩马铃薯只零星出现病株,产量比前年翻了一倍。今天就把防治晚疫病的实操经验分享给大家,不管是自家种几分地,还是大面积栽培,都能用上。

一、晚疫病长啥样?别等烂透了才发现
晚疫病发病特别快,得先学会识别,不然很容易错过防治时机。发病后,一开始在叶片背面出现暗绿色小斑点,像泼了墨一样,慢慢扩大成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斑块边缘模糊,摸起来有点黏;要是遇到阴雨天,斑块上会冒白色的 “霉层”(这就是病菌孢子),叶子很快就卷枯、腐烂,一碰就掉。随之,病菌会顺着茎秆传到地下,薯块表面会长出褐色或紫褐色的硬斑,用刀切开,里面的薯肉会变成褐色,而且硬斑会慢慢扩大,最后整个薯块腐烂发臭,没法吃也没法存。
前年我就是没认出早期斑点,以为是普通叶斑病,没及时处理,结果病菌顺着雨水扩散,整个地块都遭殃了,现在想起都心疼。
二、进行农业防治,筑牢第一道防线
晚疫病的发生与田间小气候密切相关。潮湿、郁闭、氮肥过量的环境,正是病原菌滋生的温床。因此,优化栽培措施是防控的基础。
选用抗病品种:品种是防控的“先天屏障”。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如“青薯9号”“陇薯7号”“中薯5号”等,对晚疫病具有较强田间抗性。据中国农科院试验,抗病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发病率比感病品种低40%–60%(《中国马铃薯》,2022)。
科学轮作与整地:与非茄科作物轮作, 推荐与玉米、大豆、小麦等轮作2–3年,切断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高垄栽培,起垄高度15–20厘米,利于排水防涝;雨后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平衡施肥,控氮增钾:氮肥过量易导致植株徒长、组织柔嫩,抗病力下降。应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基肥中氮磷钾比例建议为1:1.2:1.5;现蕾期追施硫酸钾10–15公斤/亩,增强茎秆强度与块茎抗病性。
三、分阶段用药防治,别等发病才打药
晚疫病发病快,化学防治一定要 “提前防、及时控”,分 “预防期、发病初期、特殊情况” 三个阶段用药,才能有效控制。
预防期(现蕾期):现蕾期是马铃薯开始结薯的关键期,也是晚疫病的 “高发预警期”,这时候喷药能提前在植株表面形成 “保护层”,挡住病菌。推荐用75%代森锰锌500–700倍液 或 80%百菌清600倍液喷洒到地里,每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重点喷叶片背面(病菌最喜欢在背面滋生)和茎秆下部。去年我在现蕾期喷了 3 次药,后面只零星出现几株病株,比前年好太多。
发病初期:要是发现地里有零星病株(比如 1 亩地不超过 5 株),就得赶紧用药,别等病菌扩散。农户们可以每天去地里转一圈,重点看叶片背面有没有暗绿色斑点、白色霉层,发现病株马上做标记(比如插根木棍);然后可以选用68%氟菌·霜霉威600倍液 或 52%噁酮·霜脲氰2000倍液,这两种药专治晚疫病,效果比普通药强。5–7天一次,连喷2次,交替用药防抗性。
强降雨后:晚疫病最喜欢在雨后爆发,尤其是强降雨后,土壤潮湿、温度适宜,病菌孢子会大量繁殖,这时候必须加一道 “保险”。强降雨后 24 小时内,用 75% 代森锰锌 500 倍液 + 0.01% 芸苔素内酯(按说明书稀释)混合喷,代森锰锌防病菌,芸苔素内酯能增强植株抗逆性,让马铃薯更快恢复长势。注意喷药要选晴天上午,别在正午高温时喷(容易烧叶),也别在雨天喷(药会被冲掉)。去年 7 月一场暴雨后,我第二天就喷了这组合,后面没出现大规模发病。
四、这些坑要避免
别买 “散装薯种”:散装薯种大多没脱毒,带病菌的概率高,去年隔壁王叔买了散装种,发病比我早 10 天;
别等 “全田发病” 才用药:晚疫病发病后扩散极快,全田发病再打药,根本救不回来,一定要早发现、早处理;
别只喷 “叶片正面”:病菌主要在叶片背面滋生,只喷正面等于 “没防”,我前年就犯过这错,喷了药还发病;
别乱混药:不同药剂别随便混合,比如代森锰锌和碱性农药不能混,会降低药效,最好按说明书来,不确定就单独喷。
五、结语
马铃薯晚疫病虽凶险,但绝非不可战胜。真正的高效防控,不是“病来如山倒”时的慌乱应对,而是在病前筑好农业防线,在病初精准化学干预,每一位马铃薯种植者都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将综合防控措施融入日常管理,唯有如此,方能守住“薯粮安全”,实现稳产增收。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部.《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NY/T 3981-202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 2023(6).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植物保护》,2022, 48(4): 1–8.
谢开云等.《抗病品种与栽培措施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病效果》.《中国马铃薯》,2022, 36(3): 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