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鱼怕病害?做好 4 件事,鱼虾健壮、丰收不跑!

一入秋,气温说降就降,白天晚上温差还大,鱼塘里的麻烦也跟着来 ,鱼类肠炎病、赤皮病、腐皮病,还有鳖的白底板病,都开始 “冒头”。要是没防住,不仅鱼虾会死,一整年的辛苦都可能白费。其实秋季水产病害不可怕,关键是抓好 “调水、消毒、护鱼、喂药” 这四件事,今天就把实用招教给大家,新手也能学会。​

一、给鱼虾 “住” 得干净,病菌没处藏​

现在是水产养殖中后期,鱼塘里的鱼、虾、鳖养了大半年,水里的粪便、残饵越积越多,有害生物也跟着变多,水质差了,病菌自然容易滋生,想让鱼虾少生病,先把水质调好。每隔 10-15 天换一次水,每次换鱼塘总水量的 1/3 左右,别一次性换太多。同时把水位提高到 1.5-2 米,水位深了,水温变化慢,鱼虾能少受温差刺激。要是水看着发浑、发绿,或者有腥臭味,就撒点水质改良剂,让水变清,还能减少病菌的活力。水质差的时候,还可以用消毒剂全池泼洒一次,杀死水里的部分病菌,避免病菌通过水传给鱼虾。​

二、定期给鱼塘 “大扫除”,20 天一次别偷懒​

秋季病菌繁殖快,光调水质还不够,得定期给鱼塘 “消毒大扫除”,最常用也最实惠的就是生石灰,操作简单还管用:​

用法:每隔 20 天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按每亩鱼塘用 50-60 斤生石灰的量来算,比如 3 亩鱼塘、水深 1 米,就用 150-180 斤生石灰;​

怎么泼:先把生石灰放在桶里,加适量水化开,等凉透后,兑满水,拿着瓢或用喷雾器全池均匀泼洒,尤其是鱼塘边边角角、水草多的地方,别漏泼;​

好处:生石灰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调节水体的 pH 值,顺便给水里补点钙,一举三得。​

三、小心操作别 “带伤”,防止病菌 “趁虚而入”​

秋季是捕鱼上市的旺季,不少养殖户会 “捕大留小”,但拉网、补放鱼种时要是操作不当,鱼虾容易受伤,病菌就会从伤口钻进身体,引发赤皮病、腐皮病这些 “外伤型病害”,一定要注意两点:​

捕完鱼就消毒:每次拉网捕鱼后,不管捕多少,都要给鱼塘消一次毒 —— 可以用之前说的生石灰,或者用 0.3ppm 的二氧化氯(1 吨水加 0.3 克药)全池泼洒,杀死水里可能附着在鱼伤口上的病菌;​

补苗先 “洗澡”:补放新鱼种时,别直接扔进鱼塘,先给鱼种 “洗个盐水澡” 杀菌。按 4% 的浓度配盐水(比如 100 斤水加 4 斤食盐,搅拌融化),把鱼种放进盐水里浸洗 20 分钟左右,要是看到鱼有点翻肚、乱跳,就赶紧捞出来(别浸太久伤鱼)。这样能杀死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新鱼种成活率能提高不少。​

四、喂好料、用好药

想让鱼虾少生病,自身 “免疫力” 很重要。每天固定时间喂,但别喂太多,选优质的配合饲料,别喂发霉的料。还可以在饲料里加少量维生素 C,增强鱼虾的抵抗力。要是发现鱼虾生病,一定要用国家规定的鱼用药物,别买 “三无药”,按说明书对症用药。马上要上市的鱼虾,用药后必须等够 “休药期”,没到休药期千万别卖,不然药物残留超标,不仅没人要,还可能违规受罚。​

秋季水产养殖,“预防” 比 “治疗” 更重要,只要把水质调好了、消毒做到位了、捕放鱼时护好鱼体、喂料用药科学,鱼虾就能少生病,就算遇到气温骤变也不怕。养殖户朋友若是遇到此类问题,不妨照着这四件事做,等到年底捕捞时,就能看到满塘健壮的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