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王台但是找不到蜂王怎么正确分蜂?
- 养殖技术
- 5小时前
- 4热度
养蜂的朋友都知道,自然分蜂是蜂群繁衍的本能,也是咱们扩大蜂群数量的好办法。可不少人都会碰到个头疼事:蜂箱里明明有成熟的王台,却死活找不到原蜂王。这时候要是贸然分蜂,很可能搞砸,新分的蜂群没了王,老蜂群乱成一锅粥,严重的还会出现工蜂产卵,损失可不小。其实这事儿不是偶然,里面有规律可循,今天就跟大家掰开揉碎讲清楚,教你怎么应对。
一、有王台却找不到蜂王,到底是咋回事?
老蜂王早带着 “大部队” 飞跑了:当蜂群决定分蜂时,老蜂王会提前带一批工蜂 “分家”,一般是 60%-70% 的工蜂,它们会飞到蜂箱附近的树枝、屋檐下聚成一团,这就是 “分蜂团”。这时候原蜂箱里只剩王台和少量留守的工蜂,老蜂王自然找不到了。要是你没及时发现分蜂团,那蜂王早就跟着大部队走了。
老蜂王被工蜂 “处理掉” 了:有时候蜂群准备换蜂王,或者环境突变,工蜂会提前把老蜂王围起来杀死,给即将出台的新蜂王腾位置。而且工蜂很 “细心”,会把老蜂王的尸体拖出巢外,或者藏在巢脾的小缝隙里,咱们自然难发现。
老蜂王藏起来了,或状态不好:还有种情况就是老蜂王因为太老、受伤,或者受了惊吓,会躲在巢脾边缘、蜂箱壁的夹缝里;也可能因为快被新蜂王替代,它停止产卵,体型变小,混在工蜂里,肉眼很难分辨。这种时候,蜂群其实还在 “新旧蜂王交替期”,老蜂王没走,只是不怎么活动了。
划重点:找不到蜂王不等于蜂群没王!盲目分蜂最容易出问题,比如把一个 “马上要出新蜂王” 的健康蜂群拆成两半,最后两个群都没王,那就亏大了。所以先判断蜂群是不是真没王,比找蜂王更重要。
二、科学分蜂三步走:按蜂群状态来,不瞎折腾
第一步:先确认蜂群是不是已经分蜂了?
先看看蜂箱周围有没有 “分蜂团”:去附近的树枝、房檐、篱笆上找找,有没有一大团蜜蜂聚在一起,然后再观察蜂群动静:如果巢门口的工蜂很少,进出乱哄哄的,也没多少采蜜回来的工蜂,那大概率已经分蜂了,老蜂王早走了。
处理办法:要是找到分蜂团赶紧用收蜂笼把它们收起来,放进新蜂箱,原蜂箱里留着王台,当成 “繁殖群”;要是没找到分蜂团:原蜂箱就按 “有王台的留守群” 管,先不分蜂,等新蜂王出台再说。
第二步:再判断箱里到底还有没有蜂王?
如果没发现分蜂团,那得仔细查蜂箱,确认老蜂王还在不在:
查巢脾:重点看巢脾边缘、继箱和底箱的缝隙、隔王板下面这些隐蔽地方。可以用喷烟器轻轻喷点烟,工蜂一乱,蜂王可能就会动起来,更容易找到;
看卵虫:这是最靠谱的办法!如果巢脾上有新鲜的卵,或者 3 天内的小幼虫,说明蜂王还在产卵,只是藏起来了;如果只有封好的子脾和王台,没新鲜卵虫,那蜂王要么走了,要么没了。
第三步:按结果分蜂不同情况,不同做法
根据前面的判断,分三种情况处理,安全不踩坑:
情况 1:确认老蜂王已经飞离,没找到分蜂团
原蜂箱里只留 1-2 个优质的封盖王台,不用人工分蜂,安安心心等新蜂王出台、交配、产卵,蜂群会自己恢复正常。
情况 2:老蜂王没了,被工蜂杀了或死了,只剩王台
这是人工分蜂的好时机!具体做:
把带王台的巢脾(选 1-2 张),再拿几张有蜜、有粉、有封盖子的巢脾,一起移到新蜂箱里,然后给新蜂箱和老蜂箱都留足够的工蜂。老蜂箱里可以补 1-2 张空脾,让工蜂造新巢。
分蜂后 7-10 天,记得检查新蜂箱:看看新蜂王有没有出台,有没有开始产卵。
情况 3:老蜂王还在,只是藏起来了
这时候绝对不能分蜂!一拆分,老群可能没王,新群也没王,风险太大。
建议:再观察 3-5 天,等蜂王自己出来活动,或者确认王台里的新蜂王快出台了,再决定;也可以提前搞 “人工育王”,给原群留好备用蜂王,避免出问题。
三、做好这几点,分蜂成功率更高
挑王台有讲究:选王台要选 “长得好” 的:底座大、形状周正、封盖鼓鼓的,别选歪歪扭扭、干瘪的,也别选长在巢脾边边角角的。
分蜂时机要选对:最佳时间是王台封盖后 3-5 天,这时候工蜂容易接受新分群;别在下雨天、大风天,或者外面没蜜源的时候分蜂。
防止工蜂 “回老巢”:新分的蜂箱要放得离老蜂箱 5 米以上,或者把新蜂箱的巢门方向转一下;也可以往新蜂箱里喷点淡淡的香水或风油精,干扰工蜂的 “归巢记忆”,它们就不会跑回老巢了。
四、总结
其实 “有王台找不到蜂王” 不是麻烦事,反而是蜂群在 “跟你说话”,它要么要换蜂王,要么要扩群,要么在应对环境变化。真正会养蜂的人,不是眼睛多尖能找到蜂王,而是能看懂蜂群的 “小心思”,顺着它的规律来。总之,养蜂这事,急不得,得有耐心,对蜂群多观察、少折腾,在自然分蜂和人工帮忙之间找好平衡,既能让蜂群健健康康,咱们也能多收蜜,这才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