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识别家禽秋季常见病的5大征兆?

秋天天高气爽,白天晚上温差大,空气干湿也老变,对鸡鸭鹅来说,这时候长得快、下蛋也多,是养家禽的 “黄金期”,但也是容易生病的 “危险时段”。气温忽高忽低,想保温就没法好好通风,一通风又怕着凉;加上候鸟往南飞,可能把病菌带过来,家里的家禽很容易得呼吸道病、肠道病,还有病毒性传染病。不少养殖户没及时看出早期症状,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间,结果病越传越广:轻则鸡鸭下蛋少、长得慢,重则一整群都没了,损失特别大。那么,如何快速识别家禽秋季常见病的5大征兆?

一、吃的少、喝的少,饲料槽总剩料

典型表现:饲料槽里剩下的料明显变多,饮水器里的水降得慢,鸡鸭鹅对饲料没兴趣,甚至凑到料槽边啄两下就走开,不肯吃。

可能是啥问题:

病毒性病:比如新城疫、禽流感早期,家禽会没精神,自然不想吃东西;

冷热应激:秋天昼夜温差大,家禽自己调节不过来,消化功能就变差了,吃不下料;

肠道病:像坏死性肠炎、球虫病,会让它们肚子疼,根本没胃口吃。

怎么判断?如果连续 2 天,家禽吃的料比平时少了 10% 以上,就得高度警惕。可以再看看它们拉的屎:要是屎又稀又带血,大概率是肠道出问题;要是还伴随着喘气、咳嗽,可能是呼吸道病或者全身感染了病毒。

二、咳嗽、甩头,夜里能听到 “呼噜” 声

典型表现:鸡群老咳嗽、打喷嚏,到了晚上安静的时候,能听到鸡舍里有 “呼噜呼噜” 的声音;鸭和鹅会老甩头,鼻子里分泌物变多,严重的话眼皮肿、还流泪。

可能是啥问题:

慢性呼吸道病:是 “支原体” 这种病菌引起的,秋天特别多,病程长,还容易跟着得大肠杆菌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小鸡更容易得,要是产蛋鸡感染了,下的蛋蛋壳会变脆、质量差;

禽流感或新城疫:除了呼吸道症状,还会出现神经问题,比如脖子扭歪、站不稳。

关键提醒:呼吸道症状是秋天家禽生病的 “晴雨表”。天气冷了,大家总把鸡舍关得严严实实保温,结果里面氨气、灰尘堆得越来越多,特别容易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病。其实 “听声音” 比 “看外表” 更早发现问题,晚上多去鸡舍附近听听,有异常能及时察觉。

三、拉的屎变样,稀、带血或有饲料颗粒

典型表现:屎变稀,颜色变成黄绿色、白色石灰样,或者带血丝,甚至能看到屎里有没消化的饲料颗粒。

可能是啥问题:

白稀屎:可能是法氏囊病、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黄绿色稀屎:要警惕新城疫、禽霍乱;

带血屎:大概率是球虫病(要是盲肠球虫,屎会像 “番茄酱” 一样红);

有饲料颗粒的屎:要么是消化不良、肠道里菌群乱了,要么是吃了发霉的饲料,中了霉菌毒素。

识别小技巧:早上家禽第一次拉的屎,最能看出问题。可以在鸡舍里铺块白色塑料布,让屎拉在布上,集中看颜色、样子和味儿,别跟垫料混在一起,免得看不清判断错。

四、没精神、扎堆呆着,下蛋少还出畸形蛋

典型表现:家禽扎堆挤在一起,闭着眼睛站在那儿不动,羽毛乱糟糟的;走路慢,不想动,有的还会转圈、腿瘫了站不起来;产蛋鸡下蛋率突然下降,蛋壳变薄,畸形蛋(比如蛋形歪、壳上有斑点)变多。

可能是啥问题:

新城疫、禽流感:常伴随着神经问题(比如扭颈)和下蛋异常;

缺维生素:比如缺 VB1、VE,会让它们走路不稳、瘫腿;

慢性中毒:比如吃了发霉的饲料,伤了肝肾,就会没精神、萎靡不振。

关键提醒:健康的家禽应该很活跃,听到动静会反应快。要是发现 10% 以上的家禽都没精神,就算没看出明显的病,也得重视 —— 这可能是 “一群都应激了”,或者有隐性感染,再不处理就会扩散。

五、头脸肿,鼻孔有泡沫或脓

典型表现:鸡的脸、眼皮、肉髯肿起来,鼻孔里有泡沫,或者堵着像奶酪一样的东西;鸭和鹅的眼眶下面肿起来,俗称 “大头病”。

可能是啥问题:

传染性鼻炎:是 “副鸡嗜血杆菌” 引起的,秋天传播快,特别容易流行;

禽流感(比如 H9N2 这类低致病性的):会导致脸肿、下蛋少;

支原体混合感染:常和大肠杆菌一起致病,形成 “肿头综合征”。

怎么区分:传染性鼻炎大多是一边肿,用手挤鼻孔会流出黄色的脓;禽流感通常还会有全身症状(比如没精神、不吃料),具体得去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

六、碰到异常别慌,这样处理最稳妥

赶紧隔离;发现有不对劲的家禽,第一时间把它从大群里移出来单独养,防止病传给其他的。

初步判断病因;结合上面说的 5 种异常信号,大概判断是啥问题,别瞎用药 —— 比如细菌病和病毒病用药不一样,用错了不仅没用,还会耽误时间。

调整鸡舍环境;减少鸡舍里的氨气味和灰尘,别为了保温把舍门关死;及时清理粪污,垫料湿了就换掉,避免病菌滋生;调整舍温,别让白天晚上的温差超过 8℃,减少应激。

精准用药:细菌病选对路的抗生素(比如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病毒病主要靠辅助治疗,比如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再配合抗病毒的中药;寄生虫病比如球虫病,用妥曲珠利、磺胺类药物治疗。

上报检测:要是怀疑是禽流感、新城疫这类严重的疫病,赶紧上报当地兽医部门,采样去检测,别自己处理。

七、总结

现在养家禽能不能赚钱,越来越看成活率高不高、生产稳不稳定。掌握这 5 种生病信号,不光是有技术,更是对家里的家禽负责。只要把 “早发现、早干预” 融入日常管理,秋天就能养出满栏健康的鸡鸭鹅,顺顺利利拿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