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轮纹病如何防控比较好?从清园到采收的全程绿色治理策略!

我之前管过几年苹果园,对苹果轮纹病那是 “恨得牙痒痒”,这病是咱们国家苹果主产区里最毁树毁果的真菌病之一,尤其是渤海湾、黄淮海还有西北黄土高原这些种苹果多的地方,受害特别严重。这病坏就坏在 “藏得深、闹得久、难对付”:它会偷偷潜伏在树枝或果子上不发作,一年四季都能循环传播,想防想治都费劲。轻一点的,果子表面会长出一圈圈的病斑,看着就丑,根本卖不上价;严重的,树枝会烂得流胶,树势越来越弱,到最后直接枯死。我之前有片果园没防到位,那年病果率快一半了,隔壁园更惨,严重的时候八成果子都长了病斑,基本没收成。所以苹果轮纹病的防治工作果农们应该重视起来,以免影响收成!

一、轮纹病的发生规律与侵染特点

轮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枝、病果、干腐病斑及粗皮裂缝中越冬。春季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遇降雨即释放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至幼果、叶片及新梢。幼果期(落花后10天至7月底)是病菌侵染的关键窗口,但病菌可潜伏至果实近成熟或贮藏期才显症,形成“看似健康、实则带菌”的隐性风险。枝干病斑则逐年扩展,削弱树势,成为次年病原库。

二、全程绿色防控五大核心措施

冬季彻底清园:清园是全年防控的基石。11月至翌年3月,重点开展三项工作,首先是对主干、主枝上的轮纹病瘤、干腐病斑进行刮治,刮至露出健康组织,伤口涂抹甲基硫菌灵糊剂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然后,清除病残体,彻底捡拾并销毁落地病果、枯枝、落叶,严禁堆放在园内或地头。最后,全园药剂封园:萌芽前全园喷施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代森铵水剂200倍液,杀灭树体表面越冬病菌。

生长期科学喷药:轮纹病防控以“预防侵染”为核心,治疗为辅。全年需重点保护三个时期:落花后7–10天,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套袋前(封袋前1–2天):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确保果面无菌入袋;雨季(6–8月),每遇一次有效降雨(≥5mm)后,及时补喷内吸性杀菌剂,如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或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强调:“轮纹病防治必须坚持‘雨前保护、雨后治疗’,避免见病才治”。

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防控轮纹病、提高果面光洁度的有效手段。应在落花后30–45天(当地轮纹病侵染高峰期前)完成套袋,选用优质双层纸袋。套袋前必须确保严格喷药,否则袋内高温高湿反而加剧病害。山东烟台某合作社连续5年实施“规范套袋+精准喷药”,果实轮纹病发病率稳定控制在2%以下。

加强树体管理:合理负载、平衡施肥、科学修剪是增强树势、减少病害的基础。建议控制亩产在3000–4000公斤,避免大小年;增施有机肥与钙肥,增强果皮韧性;冬剪时疏除过密枝、病弱枝,改善通风透光,降低园内湿度。

采后处理与贮藏管理:轮纹病可在贮藏期继续扩展。采收后24小时内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果30秒,晾干后入冷库(0–2℃,相对湿度90%–95%)。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及时剔除病果,防止交叉感染。

三、误区警示与科学认知

误区一:只治枝干不防果实。枝干病斑是病源,但果实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二者需同步防控;

误区二:套袋即可高枕无忧。若套袋前未规范喷药,袋内病害更难控制;

误区三:发病后大量喷药可治愈。轮纹病一旦显症,药剂仅能抑制扩展,无法根除已侵染病菌。

四、结语

苹果轮纹病的防控可不是靠某一个办法就能搞定的,它是一场得管一整年的细致活儿,没有 “一招鲜” 的捷径,只能靠 “一套综合办法” 来应对。从冬天清理果园,到果子采摘后处理,每个步骤都不能少,少了哪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数据来源与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苹果轮纹病菌潜伏侵染机制与防控节点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2023年

资料来源:《苹果套袋对轮纹病防控效果的田间验证》,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2023年

权威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NY/T 364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