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高产种植指南:从下种到收获,做好这几步,棵棵粗壮产量高
- 种植技术
- 15天前
- 14热度
菜市场里,那些葱白粗长、叶片翠绿的大葱总是卖得最快,价格也高。其实,大葱高产并不难,关键在选种、管理和抓准生长规律。不管是露地种植还是小菜园栽种,只要掌握这几个核心技巧,就能让大葱长得又直又壮,产量比往年翻一番。
一、选对品种,适应本地气候是基础
大葱品种多,选对了才能少走弯路。比如 “章丘大葱”“中华巨葱”,葱白能长到 50-60 厘米,适合山东、河南、河北等气候温和的地区,产量高但需要充足的生长期;像 “铁杆大葱”“日本钢葱”,葱白 20-30 厘米,耐寒耐旱,适合东北、西北等温差大的地区,管理省心。如果想快速收获,可选 “分葱”“细香葱”,生长期短(2-3 个月),但产量较低,适合家庭小菜园。买种子时看包装上的 “耐抽薹性”“抗病性” 指标,比如北方选 “抗寒耐抽薹” 品种,南方选 “耐热抗病” 品种,避免后期出现提前抽薹(长花茎)的问题。
二、把握种植时间,让生长周期 “踩准点”
大葱耐寒但怕热,种植时间要避开高温雨季,不同地区时间不同。华北地区秋播在 9 月中旬左右,小苗过冬,次年 5-6 月定植,10-11 月收获,这种 “冬葱” 葱白最粗壮;东北地区春播为主,4 月土壤解冻后播种,7 月定植,10 月上冻前收获,避免冬季冻伤。南方地区9-10 月播种,露地过冬,次年 3-4 月收获,或者 2-3 月春播,6-7 月收获,避开夏季高温。大葱从播种到收获需要 120-150 天,生长期越充足,葱白越粗。如果想赶早市,也可以育苗移栽,比直接播种提前 20-30 天收获。
三、土壤 “喂” 饱肥,根系扎得深
大葱的根是 “须根”,不发达,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把地翻深 30 厘米以上,晒 5-7 天,杀死土里的病菌和虫卵。如果土壤黏重,掺点河沙或腐熟的锯末,改善透气性。每亩撒 3000 公斤腐熟的农家肥(鸡粪、羊粪最好),再加 50 公斤复合肥(氮磷钾比例 15:15:15),翻土拌匀,让肥料埋在 10-15 厘米深的土层里,方便根系吸收。按 1.2 米宽做畦,畦间留 30 厘米宽的沟,既方便浇水,又能防止雨季积水烂根。
四、育苗定植有技巧,苗壮才能长得快
把种子用 30℃温水泡 6 小时,捞出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 20-25℃的地方,每天冲一次水,3-4 天出芽后播种。在畦面上划 2 厘米深的沟,行距 10 厘米,把种子撒在沟里,盖 1 厘米厚的细土,浇透 water,然后盖层稻草保湿,出苗后拿掉稻草。苗长到 3-4 厘米高时间苗,苗间距留 2-3 厘米,去掉弱苗、病苗。苗期别浇太多水,土壤见干见湿,避免苗长得细弱。
种大葱不用太 “娇气”,但要抓住 “培土长葱白、钾肥增产量、控水防烂根” 这几个关键点。按上面的方法做,今年的大葱准能长得又高又壮,捆起来沉甸甸的,不管自己吃还是卖掉,都划算!试试这些技巧,明年还能接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