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首台农用无人机 “上岗”!1 小时打药 20 亩,农户省药又多赚 2080 块
- 农业科技
- 12天前
- 19热度
“嗡嗡嗡 ——”8 月的江西万安,韶口乡的稻田上空传来一阵轻快的声响。一架银灰色的农用无人机正低空穿梭,细密的雾状农药均匀洒在稻叶上,不到 10 分钟,1 亩多稻田就完成了病虫害防治。这是万安县迎来的首台农用无人机 “上岗” 现场,也是当地农业从 “人工跑腿” 向 “科技飞防” 迈进的第一步。
“以前打药要背着 20 斤的药桶,在田里走一步滑一步,1 亩地得折腾 1 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看着无人机作业,种了 15 年稻子的农户忍不住感慨。他家里种了 20 亩水稻,往年病虫害防治要雇 3 个人,花 3 天才能干完,现在无人机 1 小时就能覆盖 20 亩,“连药都省了不少 —— 无人机喷得匀,不像人工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浪费药还效果差。”
这台 “上岗” 的无人机是大疆 T30 农业植保机,别看机身不大,本事可不小:能载重 30 斤农药,通过 GPS 精准定位,设定好路线后自动作业,连田埂边、稻丛底部这些人工难喷到的地方都能照顾到。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在现场调试时介绍:“它还有‘避障’本事,遇到电线杆、大树会自动绕开,不会撞机;喷药时雾滴细到 80 微米,刚好粘在稻叶上,不会滴到土里浪费,农药用量能省 15%,还减少了土壤污染。”
首台无人机能顺利 “上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 “推一把”。今年万安把 “科技助农” 列为重点工作,不仅为采购农用无人机的农户提供 30% 的购机补贴,还联合农业科技公司开展免费培训 —— 从无人机操作、航线规划,到农药配比、故障排查,手把手教农户 “玩转” 新设备。“政府补贴后,这台无人机花了不到 3 万块,比预想省了一大半。”
更让农户开心的是,无人机带来的不只是 “省力气”,还有实实在在的产量提升。韶口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算了笔账:往年人工打药难免有 “漏网之虫”,稻飞虱、纹枯病防治不及时,每亩会减产 100 斤左右;而无人机精准喷药后,病虫害防治率能提高到 90% 以上。“按今年水稻亩产 1200 斤算,用无人机的田块,每亩至少能多收 80 斤,按市场价 1.3 元 / 斤算,20 亩地就能多赚 2080 块。”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万安会继续推广农用无人机、智能灌溉等科技农具,计划年底前在每个乡镇培育至少 2 支 “飞防小队”,让更多农户享受到 “科技红利”。“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管田’,我们希望用这些‘小飞机’‘智慧大脑’,帮农户种出好庄稼,赚更多钱。”如今在万安的田野上,无人机的嗡嗡声成了新的 “丰收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