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天就能出栏:养鸡能手的速长诀窍,比以前能多赚三成!
- 养殖技术
- 20天前
- 50热度
“45 天就能出栏,比以前多赚三成!” 河北邢台养殖户刘大姐蹲在鸡舍前,看着笼里肥壮的肉鸡乐得合不拢嘴。她家的鸡以前要养 60 多天才够重,如今靠着科学方法,不仅长得快,肉质还紧实。不少农户都在琢磨:鸡怎么养才能长得快?记者走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养殖能手,总结出一套实用指南。
选对品种是 “起跑线”。肉鸡里的 “白羽肉鸡” 是出了名的 “速长冠军”,从雏鸡到出栏只需 40-45 天,体重能达 2.5 公斤以上。河南开封的养殖大户王强算过一笔账:同样喂 30 天,白羽肉鸡比本地土鸡重 1.2 斤,饲料转化率高 20%。想兼顾肉质,“黄羽肉鸡” 是好选择,50-60 天出栏,既能长到 2 公斤,又比白羽肉鸡更鲜美。新手别贪便宜买杂种苗,好品种的雏鸡成活率能到 95%,差的可能一半都活不了。
饲料搭配得 “下功夫”。“光喂玉米可不行,得讲究搭配。” 山东泰安的李师傅亮出他的配方:玉米 60%、豆粕 25%、麸皮 8%,再掺 5% 的鱼粉和 2% 的矿物质添加剂。这样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够,鸡吃了长肉快。他提醒,雏鸡出壳后前 3 天要喂 “开口料”,就是用小米拌蛋黄,每天喂 6-8 次,让小鸡 “开食” 早、长得壮。育肥期要 “定时定量”,每天喂 3 次,每次让鸡在 30 分钟内吃完,避免饲料浪费还能保护肠胃。
环境舒服鸡才肯长。鸡舍温度得控制好:雏鸡怕冷,1-3 日龄要保持 34-36℃,之后每周降 2-3℃,直到 25℃左右;成年鸡怕热,夏天要开窗通风,装上喷雾降温,温度超过 30℃就不爱吃食了。密度也有讲究,每平方米最多养 10 只,太挤了鸡会打架、抢食,长得参差不齐。江苏盐城的养殖场用漏粪板铺地面,鸡粪随时漏下去,舍里没臭味,鸡少生病,比垫稻草的鸡舍出栏时间提前 5 天。
防病是 “提速关键”。“小鸡刚到家就得打疫苗,新城疫、禽流感都得防。” 兽医张医生强调,前两周每周给鸡舍消毒一次,用生石灰洒地面就行,成本低效果好。发现有鸡拉稀、打喷嚏,要赶紧隔离,别让病传开。河北的刘大姐有个土办法:在饲料里掺点大蒜末,既能杀菌又能开胃,她家的鸡很少闹肚子。
另外,光照管理有窍门。雏鸡前两周要 24 小时光照,让它们多吃;2 周后每天光照 16 小时,晚上关灯让鸡休息,这样长肉更高效。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自动喂料机,定时下料不用人守着,鸡吃得规律,长得更匀。养鸡长得快,关键在 “品种对、饲料好、环境净、少生病”,照着这些法子做,新手也能养出膘肥体壮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