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母牛繁殖难怎么办?防治措施有哪些?
- 养殖技术
- 18小时前
- 5热度
在肉牛养殖这一行里,小牛养得好不好、母牛能不能顺利繁殖,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效益。但现在很多养殖场都面临两个头疼的问题:一是小牛在吃奶阶段容易拉肚子,死亡率高;二是母牛怀不上牛犊,空怀期长。这两个问题不仅拖慢了牛群更新的速度,还直接拉低了养殖利润。但是养殖户们不用过于担心,有问题出现,就会有对应的解决方法,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一、小牛拉肚子:管理不当是主因
小牛拉肚子可不是小事。数据显示,差不多有三到五成的小牛会得这个病,严重的能导致两成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病菌感染,二是管理不到位。
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是主要元凶,它们存在于养殖环境里,当小牛抵抗力差时就会趁虚而入,引发严重腹泻。但更关键的问题往往出在管理上,首先是初乳喂得不好。小牛出生后一小时内要是没吃够高质量的初乳,免疫力就会跟不上。有些养殖场不注意初乳质量,或者喂得不及时,这就埋下了隐患。其次是环境卫生差,牛舍打扫不勤、通风不好,导致病菌滋生。再加上喂奶的器具清洗不干净,小牛挤在一起住,更容易交叉感染。
二、母牛繁殖难:受孕率低成本高
母牛繁殖问题同样让人操心。现在不少养殖场母牛受孕率还不到70%,空怀期动不动就超过三个月。这意味着每年少生一成半的牛犊,而每头空怀母牛一年还要白白吃掉三千多块钱的饲料。
为什么母牛难怀孕?营养跟不上是常见原因。饲料里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E或者钙磷等矿物质,会影响卵泡发育。还有些母牛年纪大了或者患有子宫炎症,自然不容易怀上。管理上也有漏洞。单靠肉眼观察发情经常看不准,错过最佳配种时间。人工授精操作不规范,比如精液保存不当,也会影响成功率。更糟的是,很多养殖场配种后没有及时做孕检,等发现没怀上时,已经浪费了好几个月。
三、解决方案:从预防入手,精细管理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转变观念,从“事后治疗”变成“提前预防”,把管理做细。
1.对小牛拉肚子:抓好初乳和环境
小牛出生后必须在一小时内喂足初乳,最好用胃管保证摄入量。要定期检测初乳质量,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20%的不能喂。
环境卫生要到位。每天清理粪便,每周彻底消毒,保证牛舍干燥通风。每头小牛至少要有2平方米的活动空间。还可以给怀孕母牛接种疫苗,通过母乳把抗体传给小牛。
如果小牛已经拉肚子,要及时补液防脱水,并根据病菌类型用药。最重要的是立即隔离病牛,彻底消毒环境。
2.对母牛繁殖:营养和时机是关键
根据不同阶段调整饲料配方:空怀期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排卵;怀孕期增加能量和钙磷。要保持母牛体况适中,过胖过瘦都影响繁殖。
用发情监测仪配合人工观察,精准把握配种时间。人工授精要规范操作,确保精液质量。配种后30天左右用B超孕检,及时发现空怀牛。对长期怀不上的母牛要检查生殖系统,必要时淘汰更新。
建立详细的繁殖档案很实用。通过记录发情、配种、产犊等信息,可以找出问题牛只,优化牛群结构。
四、总结:好效益来自好管理
说到底,养牛效益上不去,往往不是缺什么高科技,而是基础管理没到位。把初乳喂好、把环境管好、把营养配好、把配种时机抓准,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恰恰是最有效的办法。随着智能设备和基因选育等技术发展,未来会有更多解决方方案,但对大多数养殖场来说,眼下最实际的还是扎扎实实做好日常管理。只有把这些基础打牢,养殖效益才能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