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蛋鸡场要防这 3 种病!做好这几点,少生病多产蛋

夏秋交替时,天气就像 “小孩变脸”, 白天可能热得穿短袖,夜里却要盖被子,忽冷忽热的温差加上潮湿的环境,蛋鸡最容易闹毛病。这段时间蛋鸡场如果管理不当,轻则产蛋量下降,重则出现伤亡,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和寄生虫这三类疾病,堪称 “换季杀手”。今天就教大家怎么识别、预防这些病,让蛋鸡安稳度秋。​

一、呼吸道疾病:一冷一热最易犯,咳嗽流涕要警惕​

初秋的早晨常常有露水,鸡舍里温度可能降到 15℃,到了中午太阳一晒,温度又飙升到 28℃以上。这种骤升骤降的温差,最容易让蛋鸡 “感冒”,引发呼吸道疾病。​病鸡会像人一样咳嗽、打喷嚏,鼻子里流出清鼻涕或黄稠黏液,严重的会张嘴喘气,晚上听鸡舍能听到 “呼噜呼噜” 的声音。产蛋量会突然下降 5%-10%,蛋壳颜色变浅,甚至出现软壳蛋。​怎么防?​控温是关键。早上 7 点和傍晚 5 点(温差最大时段),勤看温度计,当舍内温度变化超过 5℃时,及时关窗或开风扇调节,避免冷风直吹鸡群;中午温度高时,打开上风口通风(离地面 1.5 米以上),让热空气从顶部排出,既换气又不会让鸡受凉。​

二、消化道疾病:饲料发霉、饮水脏,腹泻下痢最常见​

夏秋交替雨水多,空气湿度常超过 70%,饲料容易发霉,饮水也容易变浑浊,蛋鸡吃了喝了,很容易闹肚子,也就是消化道疾病。​病鸡拉的粪便不成形,颜色发绿或带白色黏液,有的还夹杂没消化的饲料颗粒。鸡会变得没精神,吃料减少,产蛋量下降,严重的会脱水,脚爪干瘪。怎么防?买饲料时一次别买太多,存放在离地 30 厘米的架子上,上面盖塑料布防潮;每次喂料前,先检查饲料有没有霉味、结块,发现问题马上扔掉;饮水槽每天早上刷一次,用清水冲干净,每周用高锰酸钾溶液(水变浅紫色即可)消毒一次,杀死细菌;在饲料里加少量益生菌(按说明书添加),帮助蛋鸡调理肠道,提高消化能力。​

三、寄生虫病:潮湿环境易滋生,吸血偷营养​

夏秋交替的潮湿环境,特别适合寄生虫繁殖。蛋鸡最容易感染的是球虫和蛔虫,这些虫子在鸡的肠道里 “吸血偷营养”,让鸡慢慢变瘦,产蛋量下降。​感染球虫的鸡,粪便带血或呈暗红色,鸡越来越瘦,羽毛蓬松;感染蛔虫的鸡,拉的粪便里可能有白色线状虫体,产蛋量明显减少,蛋壳变薄。怎么防?每天清理鸡舍粪便,堆在离鸡舍 50 米外的地方发酵(能杀死虫卵),别让粪便在鸡舍里过夜;每周用生石灰(每平方米撒 100 克)撒在鸡舍地面,既能消毒又能防潮,破坏寄生虫的生存环境;每年 8-9 月,给蛋鸡喂一次驱虫药(如阿苯达唑,按说明书剂量),杀死体内寄生虫。​

夏秋交替这一个月,是蛋鸡场防病的关键期。只要做好控温通风、饲料饮水清洁和定期驱虫,就能让蛋鸡少生病、多产蛋。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省事又省钱,每天花 10 分钟巡查鸡舍,观察蛋鸡的吃食、粪便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就能安稳度过这个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