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粮冲刺!南方水稻扛住病虫害,今年收成有保障!

金秋九月,正是水稻忙着长稻穗、给稻粒填 “营养” 的时候,这时候直接决定最后能收多少粮食。秋粮可是全年粮食的 “定心丸”,能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而南方的水稻更关键,全国八成以上的水稻都从这儿来,它长得好不好、收得多不多,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够不够吃。眼下南方稻区正遭受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这些常闹的病虫害,但大家不用慌,靠着科学防治肯定能保住秋粮丰收。

一、秋粮占全年四分之三,南方水稻是 “主力军”

老话说 “秋粮稳,全年稳”,这话真没差。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4 年全国秋粮预计种了 8.7 亿亩地,有水稻、玉米、大豆这些主要作物,其中秋粮产量能占全年的 75% 左右。而在秋粮里,南方水稻的分量特别重: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广东这些南方省份,水稻种的面积占全国的 65%,产量超 80%,妥妥的 “南方粮仓”。

二、南方水稻要对付四大 “麻烦虫病”

1. 稻飞虱:稻飞虱看着个头小,却是水稻的 “头号天敌”。它们扎堆躲在稻秆最底下,吸稻子的 “汁液”,把稻秆吸得变黑、烂掉,一刮风下雨,稻子就会大片大片倒在田里。今年湖南益阳、江西吉安等地监测发现,有些稻田里,每 100 株稻子上就有 800 头稻飞虱,远超 “每 100 株最多 500 头” 的防治红线。要是不赶紧治,一周内就能蔓延到整片田,减产能超 30%。

2. 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的幼虫会吐丝把水稻叶子卷成 “小筒子”,躲在里面啃叶子里面的嫩肉,啃完后叶子上会留一块白花花的 “透明印”。要是一片田被这种虫子盯上,40% 的叶子都会受害,水稻靠叶子 “晒太阳造养分” 的面积大减,稻粒就长不饱满。浙江嘉兴的农技人员说,今年第三代稻纵卷叶螟比往年早来了 5 天,而且幼虫更 “耐药”,老办法打药效果差了不少。

3. 纹枯病:纹枯病是水稻常犯的一种病,一遇上高温高湿就容易冒头。病菌从稻秆最下面的叶子鞘钻进去,长出褐色的病斑,然后慢慢往上爬,把稻秆烂掉,导致稻穗没法好好 “填营养”。受台风 “苏拉” 影响,广东湛江、广西钦州等地的稻田积水多,纹枯病比去年多了 20%,有些田块 35% 的稻子都染了病,再不控制,稻子会提前枯死。

4. 稻瘟病:稻瘟病被叫做 “水稻癌症”,病菌会钻进稻穗的脖子里,让穗颈变黑,稻粒变得干瘪,最后稻穗变成白色的空壳。严重的时候,一半以上的稻穗都会变成空壳。今年湖北荆州、湖南常德等地的晚稻里,有些品种特别容易染病,稻瘟病发病率已经到了 10%,虽然还没大面积爆发,但得小心后面低温高湿的天气让它扩散。

三、大家齐心,守住 “丰收线”

1. 科学防治,优先用 “绿色招”

生物治虫:湖南永州的稻农大多用苏云金杆菌、放鸭子到稻田里吃虫这些绿色办法。苏云金杆菌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能到 85%,还不伤害田里的青蛙、蜘蛛这些吃害虫的 “帮手”;

物理诱杀:江西上饶在稻田里挂黄色的粘虫板、能引雄蛾的陷阱,每亩挂 20 个,能少用 20% 的化学农药;

精准打药:江苏泰州推 “无人机 + 少用药” 的模式。无人机靠 GPS 定位,能固定速度和高度飞,药能变成细雾,只粘在稻叶的反面,农药能多利用 30%,每亩用药从 500 毫升降到 300 毫升。

2. 专业队伍解决 “农户自己顾不过来” 的问题

组团队帮忙:湖南省已经有 1200 多家专门帮农户防治病虫害的团队,服务覆盖了 70% 的晚稻种植面积。一支 10 人的无人机打药队,一天能管 500 亩地,是人工防治效率的 20 倍;

政府给补贴:浙江省给这种统一防治服务每亩补 20 块,鼓励农户加入。今年全省 80% 种晚稻的农户都享受到了这个服务;

全程托管省心:湖北荆门搞 “从种到收都有人管” 的模式,这些防治团队不光管病虫害,还管浇水施肥、防灾害。今年托管的稻田,因为病虫害少收的粮食比例控制在 5% 以内,比农户自己种少损失 15 个百分点。

现在从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来看,南方水稻产区病虫害的防治率已经超 95%,晚稻整体长得不错,预计稻粒饱满的比例能到 85% 以上,比去年同期还好。从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到农户积极落实防治措施,再到智能设备帮忙盯着、专业队伍统一防治,南方稻区正凭着 “一点都不敢马虎” 的责任心,守好每一寸稻田,保证今年秋粮能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