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后期管对了,产量品质双丰收!3个棉区管理要点公布~
- 种植技术
- 2天前
- 11热度
棉花长到后期,就到了 “冲刺” 的时候,棉籽饱不饱、棉纤维好不好、棉铃能不能顺利吐絮采收,全看这阵子的管理。可这时候也是麻烦多的时候,一会儿可能遇涝,一会儿可能遭虫,不同地方的棉田情况还不一样。今天就针对西北内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把后期管理的关键招儿说清楚,棉农朋友照着做,丰产丰收更有谱。
一、西北内陆棉区:水肥控好 + 催熟及时,机采手采都省心
1. 水肥别乱浇:后期大概还要滴 3 次水肥,土壤别太干也别太湿,手抓一把土,能捏成团,轻轻一散就开,这就是 “土壤持水量 60%” 的状态,正好。施肥方面,后期氮磷钾总量要占整个生长期的 30%,一亩地总共施 30-40 公斤就行,别多施,不然容易贪青晚熟。
2. 叶面肥来救场:要是发现棉株叶子早早发黄、结铃少,就是要 “早衰” 的信号。这时候光靠根施肥不够,得补叶面肥:尿素、磷酸二氢钾,再加点微量元素肥,按说明书兑水,喷在叶子背面,吸收得快,能帮棉株 “扛” 到吐絮。
3. 防病虫:后期棉田叶子密、不透风,要是赶上下雨,铃病特别容易爆发。平时多去田里看看,发现有烂铃苗头,赶紧用多菌灵、百菌清这些药喷雾,按比例兑好,别漏喷棉铃。至于棉叶螨、白粉虱,尽量用粘虫板、天敌这些绿色办法防,实在不行再用药,减少农药残留。
二、黄河流域棉区:防涝是头等事,催熟分好 “霜前霜后”
1. 雨停田得干,积水赶紧排:先检查棉田的沟道通不通,保证下雨后水能及时流走,做到 “雨停田干”。要是真积了水,别等,赶紧挖沟排水,泡久了棉根会烂。排完水后,把歪倒的棉株轻轻扶起来,培点土固定,别硬拉,容易拉断根。要是倒得太厉害,就把相邻的棉株往一起推一点,让田里透透气,减少烂铃。另外,别忘了喷 25% 吡唑醚菌酯,专门防棉铃腐烂。
2. 施肥别 “贪多”:后期棉根吸肥能力弱,别再往土里埋肥了,不然棉株光长叶不结铃,还晚熟。要是棉田遭了涝、或者有早衰迹象,就喷磷酸二氢钾叶面肥,5-7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用无人机喷更均匀,还能顺便打药,省事儿。
3. 病虫重点防:棉盲蝽、甜菜夜蛾是后期 “常客”,最好联合周边棉农一起防,别让虫子从别家田里跑过来。要是发现棉铃虫,百株有 10 头以上幼虫,就用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喷雾,按说明书来,别乱加量。
三、长江流域棉区:防涝又抗旱,控好群体不荫蔽
1. 涝了排、旱了灌,浇水选对时间:先把棉田内外的三条沟清通,下雨后赶紧排涝,别让棉田积水。涝灾后喷点叶面肥,帮棉株恢复长势,再喷多抗霉素、氨基寡糖素,防棉铃烂掉。要是遇上干旱,别大水漫灌,用小水沟灌、喷灌或滴灌,灌完就把水排走,别泡着根。浇水时间选早上 10 点前或下午 6 点后,正午高温浇水,棉根容易 “烧” 着。
2. 病虫精准打,生物防控更安全:烟粉虱、甜菜夜蛾、棉铃虫是重点。可以挂粘虫板、性诱剂诱杀成虫,再用生物农药防幼虫,尽量少用化学农药。喷药时用无人机或大型喷药机,打得匀、效率高。比如防烟粉虱用联苯菊酯、螺虫乙酯;防棉铃虫用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按说明书兑药,别漏喷叶背和棉铃。
3. 控好 “群体”,别让棉田太 “挤”:9 月上旬前,喷尿素 +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要是棉田缺硼、缺锌,就加专门的微量元素肥,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记住!硫酸锌和磷酸二氢钾不能混在一起喷,会起反应,没效果。然后进行株型调控:要是棉株长得太密、太旺,就把下部的老叶、空枝剪掉,让田里透风透光,减少烂铃。
棉花后期管理虽琐碎,但每一步都连着产量和品质。棉农朋友根据自己所在的棉区,把这些要点记牢、做到位,等到采收时,看着满田雪白的棉花,心里肯定踏实!要是还有具体问题,比如某款药的用量、机采前的准备细节,都可以再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