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白绣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大白菜是秋冬常吃的菜,可种的时候特容易得一种叫 “白锈病” 的毛病。这病不光让白菜叶子长一堆白色小疱斑,影响白菜晒太阳长养分,还会让叶子发黄、烂掉;严重的话,收的白菜能少三成还多,既影响收成,又卖不上好价钱。想好好防住白锈病,得记住 “先预防、再综合防治” 的思路,把农业、生物、化学、物理四种办法凑一块儿用,搭起一套全面的防病体系,下面就给大家说清楚具体该咋做。

一、农业防治:从源头减病菌,打牢种植基础

1. 优先选 “不容易生病” 的品种

品种抗不抗病,是防白锈病的第一道坎。买种子时,要挑包装上明明白白写着 “抗白锈病” 或 “耐白锈病” 的,比如 “京秋 3 号”“青帮白菜” 这些经过实际种植验证、确实少生病的品种。别买来源不明、没标抗不抗病的种子,不然种下去风险太高。播种子前,还能把种子晒 1-2 天,让种子更有活力,这样长出来的白菜苗,抗病能力也会强一点。

2. 别在同一块地年年种白菜(合理轮作)

白锈病的病菌会藏在土壤里,要是年年在同一块地种白菜、萝卜、甘蓝这些 “十字花科蔬菜”,病菌会越积越多,来年病害肯定更重。所以得搞 “轮作”,也就是 2-3 年里,把白菜和不是十字花科的作物(比如玉米、大豆、黄瓜、番茄)换着种,打破病菌的生存循环。要是种植面积小,没法大范围轮作,也能搞 “水旱轮作”,比如种一季白菜,下一季种水稻,这样能更彻底地减少土壤里的病菌。

3. 把田里的 “病残叶” 清理干净

田里的病叶子、病植株、枯叶子,都是病菌的 “藏身窝”。白菜收完后,或者刚发现有白锈病的时候,要赶紧把这些病残体清出去,别让病菌在土壤里过冬。清理的时候要注意,别把病残体堆在田埂边或田间角落,得带出田外,要么埋深点,至少埋 20 厘米,要么烧掉,彻底切断病菌传播的路。

二、生物防治:用 “绿色法子” 控病,又安全又护环境

1. 放 “天敌虫子” 吃蚜虫

白锈病经常和蚜虫一起出现:蚜虫不光吸白菜的汁液,还会带着白锈病的病菌到处传。这时候就可以放蚜虫的 “天敌”,比如蚜茧蜂、七星瓢虫、草蛉这些虫子,让它们帮忙吃蚜虫,间接减少白锈病的传播。一般每亩白菜田,放 1000-1500 头蚜茧蜂,或者 500-800 只七星瓢虫就行。放的时间要选在蚜虫刚出现的时候,放完后别喷 “广谱性农药”,不然会把这些帮忙的虫子也毒死。

2. 喷 “微生物药” 防病害

市面上常见的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春雷霉素这些 “微生物制剂”,对付白菜白锈病效果挺好。用的时候要抓准时机,在白菜出苗后到长莲座叶的阶段(还没发病,或者刚有点病斑的时候),选晴朗、没风的下午或傍晚,按说明书稀释药剂,比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就兑 500-800 倍的水,然后均匀喷在白菜叶子的正反面,还有茎的底部。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就行。

三、化学防治:病重时精准用药,快速止损

1. 选对能治白锈病的药

优先选 “登记过可用于白菜白锈病防治” 的药剂,比如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这些。千万别用甲胺磷、氧化乐果这种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也别随便把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容易起反应,把白菜烧坏。

2. 按正确方法用药,别乱喷

用药的最佳时机是 “刚发病的时候”,也就是叶子上刚出现零星小白疱斑的时候。按说明书控制稀释倍数:比如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兑 600-800 倍水,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兑 500-600 倍水。喷的时候,用喷雾器把药均匀喷在叶子正反面,重点喷下面的老叶,还有病叶周围的健康叶子,别漏喷。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就够了,别盲目加次数或加药量。

四、物理防治:用简单办法防蚜虫,减少病菌传播

1. 挂黄板粘蚜虫

蚜虫特别喜欢黄色,咱们可以做黄板来粘它们。做法很简单:把硬纸板或塑料板裁成 30 厘米 ×20 厘米的长方形,涂成黄色,再均匀抹一层凡士林或机油(增加粘性)。每亩白菜田挂 20-30 块黄板,挂的高度和白菜叶子差不多高,或者略高 5-10 厘米。等黄板上粘满蚜虫了,就及时换新的,一般隔 7-10 天换一次。

2. 用银灰膜赶蚜虫

银灰色能赶走蚜虫,咱们可以在播种后或栽白菜苗时,在白菜畦面上铺银灰色的地膜;也可以把银灰色塑料条(宽 5-10 厘米)挂在田里 —— 每隔 1-2 米挂一条,高度 1-1.2 米就行。这个办法不光能赶蚜虫,还能减少田里的杂草,保持土壤湿度,一举多得。

总结:防白菜白锈病,不是靠某一种法子就能搞定的。实际种的时候,得把这四种办法结合起来用,比如先选抗病品种、搞轮作,白菜生长期挂黄板赶蚜虫,刚发病时喷微生物制剂,要是病情实在重,再合理用化学药剂。同时,要常去菜地里看看病情变化,根据天气冷热、白菜长得壮不壮,灵活调整防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