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番茄病害的防控方法是什么?
- 种植技术
- 15小时前
- 8热度
种番茄的农户都知道,番茄的叶片和果实特别容易出问题。好好的叶片突然长斑,果实上冒霉层,要是不管,病害会快速蔓延。轻则叶片干枯,重则果实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其实番茄常见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只要认对症状、及时用药,就能有效控制。今天就把这 4 种病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技巧讲明白,帮大家让番茄长得壮、结出好果实。
一、早疫病:叶片长斑边缘深,及时喷药别拖延
早疫病是番茄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能得的病。尤其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下容易爆发,刚开始只危害叶片,后期还可能影响茎秆和果实。
1. 认准症状:早疫病最明显的特征是叶片上长褐色病斑。病斑形状要么是圆形,要么是不规则的块状。关键是病斑边缘是深褐色,像给病斑镶了一圈边,中央是浅褐色,有的还会出现同心轮纹,看起来特别明显。要是病情加重,病斑会连在一起,导致叶片发黄、干枯,提前脱落。
2. 防治方法:一旦发现叶片上有早疫病病斑,别等扩散,赶紧喷药防治。推荐用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照 1:500 的比例兑水,或者用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 1:600 的比例兑水。喷药时要对着叶片正反面均匀喷洒,尤其是有病斑的部位,要重点喷到。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3 次,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病斑继续扩散。
二、晚疫病:斑无明显边,防治要选对药
晚疫病比早疫病危害更大,不仅伤叶片,还会危害果实。而且传播速度快,遇到连阴雨天气,几天就能蔓延到整块地,严重时会导致番茄绝收。
1. 认准症状:晚疫病的病斑也是褐色,但和早疫病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深褐色的清晰边缘。病斑看起来模糊不清,而且中央部分会慢慢变成褐色坏死,摸起来有点发脆。叶片感染后,病斑会快速扩大,导致叶片腐烂;果实感染后,会出现褐色硬斑,严重时果实会变软、腐烂。
2. 防治方法:晚疫病对药剂有针对性,推荐用 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按 1:800 的比例兑水,或者用 64% 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按 1:600 的比例兑水。喷药时除了叶片,还要注意喷番茄的茎秆和果实表面,尤其是靠近地面的部位,避免病菌从下部侵染。同样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喷药后遇到下雨,要在雨停后补喷一次,确保药效。
三、叶霉病:叶片斑点黄又褐,卷曲干枯要警惕
叶霉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尤其是温室或大棚种植的番茄。因为通风差、湿度大,特别容易得这种病,会导致番茄光合作用受影响,果实长得小、品质差。
1. 认准症状:叶霉病刚开始时,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褐色的小斑点。斑点慢慢扩大后,叶片会变得卷曲、发脆,严重时整个叶片会干枯、脱落,只剩下顶部的新叶。仔细看叶片背面,还可能看到灰色或褐色的霉层,这是叶霉病的典型特征。
2. 防治方法:防治叶霉病可以用常见的杀菌剂,比如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 1:500 的比例兑水,或者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 1:800 的比例兑水。喷药时要重点喷叶片背面,因为叶霉病的病菌多在叶片背面滋生,只有喷透背面,才能有效杀死病菌。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同时要注意给温室或大棚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
四、灰霉病:果实长灰霉,腐烂速度快
灰霉病主要危害番茄的果实,尤其是刚坐果的幼果和即将成熟的果实。一旦感染,果实会快速腐烂,失去商品价值,是番茄结果期的 “大敌”。
1. 认准症状:灰霉病发病后,果实上先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斑点慢慢扩大后,表面会覆盖一层厚厚的灰色霉层,用手一碰,霉层会脱落。随着病情发展,果实会变软、腐烂,还会散发一股霉味,严重时整串果实都会被感染。
2. 防治方法:防治灰霉病要把重点放在果实上,推荐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 1:500 兑水),或者 40% 嘧霉胺悬浮剂(按 1:800 兑水)。喷药时除了喷果实表面,还要喷番茄的花和叶片,因为灰霉病病菌会先感染花,再传播到果实上。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同时要及时摘除已经感染灰霉病的果实,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掉,避免病菌扩散。
总结:其实番茄这 4 种病害并不可怕,只要平时多去地里观察,早发现、早识别、早用药,就能有效控制病情。记住每种病害的典型症状,选对对应的药剂,喷药时按要求操作,番茄就能叶片绿油油、果实饱满又优质。种番茄本就是个需要细心的活儿,把这些病害防住了,番茄才能安稳生长,到收获的时候,一筐筐红彤彤、品相好的番茄,不仅能卖出好价钱,咱们心里也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