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后期管理要点有哪些?如何防裂根、防糠心、促高产?
- 种植技术
- 1天前
- 7热度
萝卜是秋冬季节很重要的根茎菜,它长得快、适应环境能力强,营养价值又高,种植户都特别喜欢种。不过很多农户反映,萝卜前期长得特别旺,可到了后期,根部容易开裂、空心、长黑斑,不仅卖相差,产量也跟着降。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大家没重视萝卜根部膨大期(也就是 “后期”)的细致管理。萝卜后期管理可不是简单等着收获就行,它直接决定了萝卜的卖相、能不能放得住,还有最终能赚多少钱,是特别关键的阶段。那么,萝卜后期管理要点有哪些?下面一起去了解下吧!

一、科学控水:防裂根的核心举措
萝卜肉质根在膨大中后期对水分极为敏感。若前期干旱、后期突灌大水,或连续阴雨导致土壤忽干忽湿,极易因细胞吸水膨胀不均而引发纵向或横向裂根。裂根不仅严重影响外观,还易招致病菌侵染,降低商品率。山东省寿光市某合作社的对比试验显示,在萝卜膨大期实行“均匀供水、小水勤灌”的田块,裂根率仅为3.2%,而大水漫灌田块裂根率高达28.7%。
具体操作建议:进入肉质根膨大期(约播种后40–50天),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5%–75%之间,避免剧烈波动。干旱时采用滴灌或沟灌,每次灌水量以湿润20厘米土层为宜;降雨后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超过6小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强调:“萝卜后期水分管理应遵循‘宁稍干、勿过湿’原则,尤其在采收前10–15天应适度控水,以提升干物质含量和耐贮性”。
二、合理追肥:防糠心、促甜脆的关键
“糠心”(肉质疏松、味淡无汁)是萝卜后期常见生理障碍,主要因氮肥过量、钾硼不足或采收过晚所致。此时萝卜对氮需求已大幅下降,而对钾、钙、硼等元素需求旺盛。钾促进糖分积累与细胞壁增厚,硼则保障维管束通畅,防止养分运输中断。
推荐在肉质根直径达3–5厘米时(膨大初期)追施一次高钾肥:亩施硫酸钾15–20公斤,或水溶性硝酸钾10公斤。同时叶面喷施0.2%硼砂 + 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间隔7–10天。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表明,该措施可使萝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2个百分点,糠心率下降60%以上。特别注意:后期严禁追施高氮肥(如尿素、碳酸氢铵),否则易导致叶片徒长、肉质根木质化,风味变劣。
三、病虫害绿色防控:保品质、保安全
萝卜后期主要病害包括黑腐病、软腐病、霜霉病;虫害以蚜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为主。这些病虫不仅直接危害肉质根,还会在贮藏期引发腐烂。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2–3年),避免连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菌源;
物理防治:悬挂黄色粘虫板(30×25 cm)每亩30–40张,诱杀蚜虫、跳甲;
药剂防治:黑腐病初发期喷施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软腐病可用20%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灌根;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四、适时采收:平衡产量与商品性
萝卜并非“越大越好”。过早采收,肉质根未充分膨大,产量低;过晚采收,则易糠心、纤维增多、表皮粗糙。最佳采收期应根据品种特性、市场行情与天气综合判断。一般中晚熟品种在播种后70–90天,肉质根肩部直径达6–8厘米、表皮光滑、颜色均匀时为宜。
采收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雨天或土壤过湿时操作。采收时留3–5厘米叶柄,切勿损伤肉质根。江苏省农科院在如皋示范区的示范数据显示,精准把握采收期的田块,商品率可达92%,而延迟10天采收的田块商品率骤降至68%。
五、采后处理与预冷:延长货架期的基础
采收后的萝卜若直接堆放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极易失水萎蔫或萌芽。建议:
1. 田间预冷:采后尽快摊晾于阴凉通风处,散去田间热;
2. 分级包装:按大小、色泽、有无损伤分级,剔除裂根、黑皮、虫伤个体;
3. 低温贮藏:短期销售可置于0–2℃、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中,保鲜期可达30–45天。
六、结语
萝卜后期管理看着是 “收尾活儿”,其实是决定最终能赚多少钱的 “关键一步”。不管是控制浇水防萝卜裂根、补充钾肥防空心,还是用绿色方法防病、选对时间采收,每个环节都得细心打理。现在种蔬菜都讲究提高质量、多赚钱,种植户得改掉 “只看重前期管理,轻视后期养护” 的马虎想法,从头到尾都用科学的方式管到底。只有这样,田里的萝卜不仅长得壮实,还能卖个好价钱,真正实现既高产又优质,两头都划算。
数据来源与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萝卜裂根成因与水分调控技术研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2023年
资料来源:《萝卜采收期对商品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2023年
权威出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4年秋冬季萝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数据来源:《萝卜采后保鲜与冷链物流技术规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