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豌豆北方的种植与管理方法是什么?从播种到采收的全套管理方法,照着种就对了!
- 种植技术
- 2天前
- 8热度
我之前在北方种过甜豌豆,这菜是真招人喜欢 ,豆荚脆生生的,咬一口满是清甜,营养又足,拿到市场上特别好卖,所以成了北方冬春、早春天儿凉的时候常种的特色菜。但这甜豌豆脾气有点 “娇”,就爱凉快天,最怕高温暴晒,根系还特别嫩弱,对土壤好坏和管理精细度要求都高。我第一年种的时候就踩了坑,要么出苗稀稀拉拉不齐整,好不容易盼到开花结荚,遇上一阵反常高温,花和小荚子哗哗往下掉,还老闹病害,最后收得又少,豆荚品相还差,白忙活了一场。其实很多种植户都跟我一样,因为没摸准它的生长习性,常被这些问题耽误,既影响产量又亏了收益。那么,甜豌豆北方的种植与管理方法是什么?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北方甜豌豆的适栽季节与茬口安排
甜豌豆属长日照、喜冷凉作物,种子发芽适温为10–20℃,茎叶生长适温12–20℃,开花结荚期最适温度为15–18℃,超过25℃即易落花落荚,30℃以上基本停止生长。因此,在北方地区(包括华北、西北及东北南部),甜豌豆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栽培模式:
早春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顶凌播种(土壤解冻5–10厘米即可),6月上中旬采收。此茬需选择早熟、耐寒性强品种,避开5月下旬后高温期。
秋冬日光温室或大棚栽培: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11月至翌年1月采收。此茬可利用温室保温优势,延长采收期,经济效益更高,但需加强温光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议:“北方露地甜豌豆应确保盛花期避开5月20日以后的高温,温室栽培则需控制11–12月棚温不高于22℃”。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北方应优先选用早熟、耐寒、抗白粉病、结荚集中、豆荚宽厚的品种,如“中豌6号”“科豌1号”“台中11号”“甜脆761”等。农业农村部《2024年蔬菜主导品种推荐目录》将“抗逆性强、荚质脆嫩”列为甜豌豆品种核心指标。
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精选饱满无病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不断搅拌),再于常温下浸泡6–8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可选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500包衣,防治苗期根腐病与猝倒病。
三、整地施肥与播种技术
甜豌豆忌连作,应与非豆科作物轮作2–3年。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pH 6.0–7.5的沙壤土或壤土。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基肥,深翻20–25厘米,耙平后起垄,垄高15厘米,垄宽60厘米,双行种植,行距30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播2–3粒,播种深度3–4厘米。
河北保定某合作社采用高垄覆膜播种技术,使出苗率提高至92%,较平畦栽培增产18%。
四、田间管理关键措施
水分管理: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苗期适当控水蹲苗,促进根系下扎;进入抽蔓期至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增大,应保持土壤含水量65%–75%,干旱时小水沟灌,忌大水漫灌;结荚后期适当控水,防止贪青晚熟。
支架引蔓:甜豌豆为蔓生型,株高可达1.5–2米,必须搭架。可在苗高15–20厘米时插竹竿或拉尼龙网,引导茎蔓向上生长,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提高结荚率与采收效率。
科学追肥:甜豌豆虽具固氮能力,但苗期与结荚期仍需补充磷钾肥。建议在抽蔓初期亩追施复合肥(15-15-15)10公斤;进入始花期后,每7–10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 0.1%硼砂溶液1次,连续2–3次,显著提高坐荚率与豆荚品质。
五、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北方甜豌豆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锈病;虫害以蚜虫、潜叶蝇、豌豆象为主。防控策略如下: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高垄栽培,及时清除病残体;
物理防治: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潜叶蝇;
药剂防治:白粉病初发期喷施25%乙嘧酚悬浮剂1500倍液;根腐病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800倍液灌根;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权威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 豌豆生产技术规程(NY/T 748-2023)》)。
六、适时采收与采后处理
甜豌豆以嫩荚为产品,应在豆荚充分长大、籽粒未明显鼓起、荚色鲜绿脆嫩时采收,一般开花后10–12天为宜。采收宜在清晨进行,带花萼剪下,避免挤压。采后预冷至4℃可延长货架期至7–10天。
七、结语
北方的甜豌豆虽然 “娇气”,对生长环境比较敏感,但只要选对播种时间、浇水施肥用对方法、做好病虫害防治,再在合适的时间采收,完全能种出又多又好的豌豆。现在大棚种植越来越普遍,大家对特色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甜豌豆正好赶上这个好时候,成了北方农民增加收入的好路子。
数据来源与参考文献:
资料来源:《北方甜豌豆茬口优化与温光管理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2023年
权威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年蔬菜主导品种推荐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