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得密≠产量高!掌握 5 个关键技巧,规格大、卖价好~
- 行业资讯
- 7天前
- 22热度
不少养虾户觉得 “多放苗就能多产虾”,结果要么虾苗互相打架,要么水质发臭、虾长得又小又弱。其实,养小龙虾的核心不是 “密度高”,而是 “管理巧”。只要抓好 “密度、苗情、喂饵、水质、隐蔽物” 这 5 件事,既能让池塘发挥最大潜力,还能让虾长得大、活得好,最后卖个好价钱。
一、密度别贪多,“刚刚好” 才高产
合理的养殖密度既不浪费池塘空间,又能避免虾为抢地盘打架。要是为了多产硬把密度提上去,麻烦就来了,不仅日常管理变难,小龙虾还会因为争生存空间互相攻击;而且高密度下,没吃完的饵料、虾的排泄物会把水搞脏,让虾的活动空间更小。另外,池塘环境对小龙虾打洞影响很大:水太肥、池底淤泥多、有机质多的话,虾打洞会变少,也容易引发互相残杀。
一般来说,池塘单养小龙虾的密度要按季节调整。春季每亩放 2-4 厘米的幼虾,3 万到 4 万尾就够了;夏季不建议放幼虾,改放优质亲虾,每亩放 20-25 公斤,雌虾和雄虾的比例按 3:1 来;秋季放刚离开妈妈的幼虾(体长 10-12 毫米),每亩放 3 万到 5 万尾。
二、虾苗规格要大小一样
放虾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规格不能差太多。要是虾苗有大有小,就得把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开池塘养。不然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 “大虾吃小虾” 的情况,成活率会大大降低,最后产量也上不去。比如有的养虾户图省事,把刚孵出的小虾和半两重的大虾混养,没几天小虾就少了一大半,就是这个原因。
三、科学喂饵,吃对、吃够才长快
小龙虾不挑食,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都吃。日常养殖里,除了喂玉米、小麦这些谷物,再搭配点活螺蛳,虾长得更壮。饵料要新鲜,别喂发霉的饲料,虾不爱吃不说,还容易生病。比如玉米要泡软了喂,螺蛳要敲碎壳,方便小虾摄食。小龙虾嘴馋,但喂少了不行 ,不仅影响生长,还会互相残杀;喂多了也不行,剩下的饵料会烂在池里,把水搞坏,喂食要适量。
四、注意按时换水
很多人觉得 “小龙虾能在臭水沟活,耐脏得很”,其实这是误区。 水质太差会让虾变弱、活力下降,还会影响蜕壳。养小龙虾的池水要满足这几个条件:透明度 30-40 厘米(能看到池底的水草)、酸碱度(PH 值)7.5-8.5、池水里的氧气保持在 3 毫克 / 升以上。平时要经常加新水,保持水体流动,每 15-20 天泼一次生石灰水,每立方米水用 3-5 克,既能调水质,又能补充虾蜕壳需要的钙。
想让小龙虾高产高收益,别再盲目追求高密度,先把密度控好,再保证虾苗规格整齐、喂饵科学、水质清爽。这样养出来的小龙虾,不仅个头大、活力足,还能减少病害,最后上市时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都能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