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鸡没精神、产蛋量下降?3个实用招帮它快速恢复,下蛋稳
- 养殖技术
- 14天前
- 29热度
秋天一到,不少养鸡的老乡发现,家里的蛋鸡不如夏天精神了,不光吃料慢腾腾的,羽毛也蓬蓬松松的,有的甚至下蛋量还往下降。这都是夏天高温折腾的事儿,蛋鸡夏天扛高温费了太多劲,秋天正是给它们补回来的关键时候。要是这时候管不好,蛋鸡不光难恢复劲儿,到了冬天还容易生病。今天就把3个实用法子教给大伙儿,帮蛋鸡快点恢复好身子。
一、调对饲料配方,给蛋鸡 “补够营养”
1. 加 “能量 + 蛋白”,帮蛋鸡长劲
经过夏天,蛋鸡体内的能量和蛋白质消耗大,得及时补,可以往饲料里加 3%-5% 的玉米胚芽粉,或者把麸皮比例稍微降一点,从 10% 降到 8%,玉米能提供充足能量,让蛋鸡有活力;蛋白质方面,选优质蛋白原料,比如往饲料里加 5%-8% 的鱼粉,或者把豆粕比例从 20% 提高到 25%,这些蛋白好吸收,能帮蛋鸡快速修复身体,比如羽毛更顺滑、肌肉更结实。
2. 补维生素,强体质防生病
重点补维生素 A、D、E,它们对蛋鸡恢复很关键。维生素 A 能保护蛋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减少生病;维生素 D 能帮蛋鸡吸收钙,避免腿软;维生素 E 能增强免疫力,少受病菌欺负。可以买禽用复合维生素,按说明书用量拌进饲料,比如每 100 斤饲料加 200 克,连喂 10-15 天,别随便加量,避免浪费。
3. 平衡矿物质,护骨骼保健康
钙和磷是蛋鸡骨骼和蛋壳的 “刚需”,秋季也得补够。往饲料里加 8%-10% 的贝壳粉,碎一点,方便蛋鸡啄食,或者 5% 的磷酸氢钙,保证钙磷比例在 2:1 左右,这样蛋鸡不仅骨骼结实,后续产蛋的蛋壳也不容易薄。微量元素别忘了加,比如在饲料里加少量硫酸锌、硫酸亚铁,避免蛋鸡因为缺微量元素导致食欲差、长得慢。
二、做好饲养管理,给蛋鸡 “舒服的环境”
1. 控好温湿度,别让蛋鸡 “遭罪”
秋季气温忽高忽低,鸡舍温度要稳住:白天保持 20-25℃,晚上不低于 15℃,温度太低蛋鸡会受凉,太高又会没精神。
通风也很关键:中午天气暖和时,打开鸡舍两侧的通风口,让新鲜空气进来;早晚温度低,就把通风口关小,别让冷风直吹鸡群,避免感冒。
2. 慢慢加光照,促食欲提活力
比如现在每天给蛋鸡照 12 小时自然光 + 灯光,往后每周加 30 分钟,慢慢提到每天 14 小时,光照够了,蛋鸡吃料会更积极,体力恢复也快。注意,灯光别太亮,挂在离地面 2 米高的地方,均匀分布,别让有的鸡照不到。
3. 减少应激,别让蛋鸡 “受惊吓”
别在鸡舍附近大声喧哗、放鞭炮,避免陌生人频繁进出。要是需要转移蛋鸡,尽量选晚上凉快的时候,动作轻一点,别折腾;给鸡舍换料、换饮水器时,先让蛋鸡适应 1-2 天,比如新料和旧料混着喂,别突然换,避免肠胃不适。
三、做好疾病预防,别让 “小病拖成大病”
1. 按时打疫苗,筑牢 “防护墙”
根据当地兽医站的建议,及时给蛋鸡补打疫苗,比如新城疫、禽流感疫苗,要是夏天没打够,秋天赶紧补,疫苗能帮蛋鸡建立免疫力,就算周围有病菌,也不容易被传染。打疫苗时要注意别在蛋鸡饿肚子、天气太冷太热时打,打完后观察 1-2 天,要是有蛋鸡精神差,及时隔离照顾。
2. 定期驱虫,别让 “小虫耗体力”
蛋鸡体内外的寄生虫,比如蛔虫、羽虱会抢营养,导致蛋鸡没力气、吃再多也不长肉。要定期驱虫:
体内驱虫:每 2 个月在饲料里加一次阿苯达唑(按说明书用量,比如每 100 斤饲料加 50 克),连喂 3 天,能驱走肠道里的蛔虫;
体外驱虫:要是发现蛋鸡羽毛里有羽虱,用禽用体外驱虫药(比如除虫菊酯)兑水喷在羽毛上,注意别喷到眼睛和嘴巴。
其实秋天帮蛋鸡把身子养回来,关键就仨事儿:吃到位、住得舒坦、别生病。只要把这3个法子做到位,用不了 1 个月,蛋鸡就会变精神 ,羽毛顺溜、吃料也积极,之后下蛋量也能稳稳往上涨。要是发现有的蛋鸡恢复慢,别慌,先瞅瞅是不是饲料没调对,或者鸡舍太冷,赶紧调整过来就好,咱们养鸡也能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