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缺铁黄化症怎么防治?

每年春夏之交,不少果农会发现,自家果园里的苹果树、梨树、桃树、猕猴桃、葡萄等,新长的叶子慢慢失绿,叶脉之间变成明显的黄白色,严重时整片叶子都变白,边缘还会焦枯,甚至新梢停止生长、开花结果时出现落花落果。其实这不是真的 “生病”,而是典型的 “缺铁性黄化症”。它虽然不会直接让果树死掉,但会严重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导致花芽长不好、树势变弱、果子产量下降,品质也会变差。那果树缺铁黄化症该怎么防治呢?​

一、为啥果树土里有铁却缺?

铁是果树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但土里的铁能不能被果树吸收,受很多因素影响:​

土壤太 “碱”(pH 值超过 7.5):我国北方的石灰性土壤、黄淮海平原、西北灌区等,很多都是碱性土。这种土壤里的铁容易变成难溶解的 “氢氧化铁” 或 “碳酸铁”,像结了块一样,果树根系根本吸不进去;​

土壤板结或积水:土壤硬邦邦的不透气,或者地里老积水,会让果树根系缺氧,呼吸变弱,主动吸收铁的能力就下降了;​

磷肥或石灰施太多:磷肥里的磷酸根、石灰里的钙离子,会和土里的铁 “粘在一起”,形成不能溶解的物质,果树也没法吸收;​

砧木不抗碱:比如苹果树如果嫁接在山定子砧木上,种在碱性土里就特别容易缺铁;但如果用 MM106 这种抗碱的砧木,情况就会好很多。​

所以,防治缺铁黄化,重点不是往土里加更多铁,而是让土里的铁 “活” 起来,变得能被果树吸收。​

二、别认错!教你区分缺铁黄化和其他黄叶​

果树叶子发黄的原因有很多,得先分清是不是缺铁,不然会治错:​

缺铁黄化:只有新长的叶子发黄,叶脉还是绿色的,叶脉之间是黄白色,严重时叶子边缘焦枯,老叶子却很正常;​

缺镁黄化:和缺铁相反,是老叶子先发黄,叶脉之间失绿但叶脉仍绿,发黄的形状常像 “倒 V” 字;​

根腐病或线虫危害:整棵树的叶子都均匀发黄,还会伴随果树生长慢、根系腐烂的情况;​

病毒病:叶子发黄是斑驳状、花叶状,还会有叶子畸形或坏死的斑点。​

建议果农判断时,结合 “哪部分叶子发黄”“测一下土壤 pH 值”“看看根系是否健康”,多方面综合判断,别误诊误治。​

三、科学防治,分三步来

1. 应急矫正:如果果树已经出现明显黄化,最快的方法是往叶子上喷肥。喷螯合铁,选 EDDHA-Fe 或 EDTA-Fe,按 0.1%-0.2% 的浓度稀释,早上或傍晚喷在新梢叶子上,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喷螯合铁时,可加一点 0.5% 的食醋或柠檬酸,能提高铁的吸收效率。​

2. 改良土壤:如果土壤是碱性的,可往土里施硫磺粉,或者施腐殖酸、黄腐酸类的有机肥,慢慢把根区土壤调成微酸性;​平时要多施有机肥,腐熟的羊粪、牛粪、秸秆堆肥等,能把土里的铁 “裹住” 形成络合物,让铁更容易被果树吸收,还能改善土壤结构,让土壤不板结。

3. 呵护根系:低洼的果园要修排水沟,避免积水烂根,根系健康了才能吸收铁。另外,​秋天施基肥时,把土壤深翻 20-30 厘米,打破硬邦邦的犁底层,让土壤更透气。

四、从选品种到管理,提前避免黄化​

合理施肥,别让养分 “打架”​:控制磷肥用量,别一次性施太多过磷酸钙,避免和铁 “抢位置”。另外,钙肥也别乱施,石灰等钙肥只在酸性土壤里用,碱性土壤绝对不能用,不然会加重铁的固定。​

养出健康的根域环境​:果园种点草,比如白三叶草,或者用秸秆覆盖地面,能维持土壤里的微生物平衡,让根系更有活力。​

五、结语

防治果树缺铁黄化症,本质上是修复土壤的生态环境。真正管用的办法,不是看 “喷了多少铁肥”,而是看 “能不能让土里的铁被果树用上”。只有把土壤改良、根系养护和科学补铁结合起来,才能从 “临时救树” 变成 “长期让树健康”。​现在大家都在搞绿色农业,一棵叶子翠绿的果树,就是对生态管理最好的证明。希望每个果农都能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让果园一年四季都绿油油,挂满优质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