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桃树怕流胶?做好 5 件事,树枝不流胶、树壮果又多!
- 种植技术
- 10天前
- 17热度
种桃树的果农朋友,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麻烦,就是树枝上冒出黏糊糊的透明胶质,晒干后变成褐色硬块,这就是桃树流胶。别小看这 “胶”,它会让桃树 “元气大伤”。流胶多了,树体养分白白流失,果子会变小、甜度降,严重时树枝枯死,甚至整棵树绝产。其实桃树流胶不是 “天生病”,80% 是管理不当导致的。只要抓准它的 “软肋”,做好下面 5 件事,就能有效预防流胶,让桃树长得壮、结果多!
一、保护树枝不受伤
桃树流胶,80% 从伤口开始。想防流胶,先从 “保护树枝不受伤” 做起。修剪要 “温柔”,用锋利的修枝剪,剪口要平,不能留 “桩”。如果剪口直径超过 1 厘米,剪完后马上涂 “伤口愈合剂”, 用 3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果树专用愈合膏,像给伤口 “贴创可贴”,防止病菌侵入;果园里开拖拉机、推小车时,离树枝远一点;采收果子时,别硬拽果柄,要用剪刀剪,避免拉伤枝条;冬季冻害前,给树干涂 “涂白剂”,从树根涂到 1 米高,能反射阳光、抵御冻害,防止树皮冻裂流胶;夏季高温时,给树干包一层草绳,或喷果树专用防晒剂,避免树皮被晒裂。
二、管好病虫害,别让树 “被折腾坏”
病虫害是桃树流胶的 “帮凶”,尤其是蛀干虫和烂皮病,必须提前防:
治蛀干害虫(天牛、吉丁虫):这些虫子会钻进树干里啃食,留下的虫孔就是流胶 “通道”。发现树干有虫孔,先用细铁丝勾出里面的幼虫,再往虫孔里塞 “敌敌畏棉条”,外面用泥巴封严,闷死残留害虫;每年 3 月、9 月,给树干喷 2.5% 溴氰菊酯 2000 倍液,预防成虫产卵;
防烂皮病(炭疽病、腐烂病):这些病害会让树皮变褐、腐烂,进而流胶。春季萌芽前,喷 1 次 5 波美度石硫合剂 “清园”,杀死树上的病菌;发现树皮有褐色病斑,用小刀轻轻刮掉病斑,然后涂 50% 多菌灵 50 倍液,连涂 2 次,间隔 7 天,让伤口愈合。
三、水肥 “喂对”,让桃树 “身体壮”
树体强壮了,自然不容易流胶。水肥管理记住 “3 个不”:
不偏施氮肥:桃树喜欢 “低氮高钾” 的肥料,别只喂尿素。春季萌芽时,施平衡肥(氮:磷: 钾 = 1:1:1);夏季膨果期,施高钾肥;秋季采果后,施腐熟的羊粪、鸡粪+ 过磷酸钙,补养分又壮根;
不旱不涝:干旱时,每隔 10-15 天滴灌 1 次,每次浇透,别大水漫灌;雨天及时疏通果园排水沟,积水超过 24 小时,桃树根系会烂,树一弱就容易流胶;
不缺微量元素:桃树缺硼、缺锌,也会导致树体虚弱流胶。每年 5 月、7 月,叶面喷 2 次 0.3% 硼砂溶液 + 0.2% 硫酸锌溶液,增强树体抗性,减少流胶。
四、选对品种,从 “源头” 降低流胶风险
如果是新种桃园,优先选抗流胶的品种,少走弯路:
推荐品种:油桃、黄桃,或是本地驯化的桃树品种,这些品种适应环境能力强,流胶率低;
慎选品种:如果喜欢种水蜜桃,尽量避开白凤桃、玉露桃这类易流胶品种;若已种了,要比其他品种多做 “保护”—— 比如多涂伤口愈合剂、多喷防病虫药。
五、土壤改良,给根 “造好环境”
桃树的根 “舒服” 了,树体才会壮。每年秋季采果后,做 2 件事改良土壤:
中耕松土:在树盘周围浅耕 10-15 厘米,打破板结的土壤,让根能更好地呼吸、吸收养分;
生草覆盖:在果园行间种三叶草、黑麦草,草高超过 30 厘米时割短,铺在树盘周围。这样既能保墒,又能让草腐烂后变成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根壮树就壮,流胶自然少。
桃树流胶一旦发生,很难完全根治,关键在 “提前预防”。只要记住:减少伤口、管好病虫、喂对水肥、选对品种,让桃树 “身体强壮”,就能少流胶、多结果。等到春天开花、秋天摘果时,看着满树壮枝、满筐好果,就知道现在的功夫没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