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种黄瓜,跟风早盖地膜亏大了!伤根招病还减产,先养根再等降温才对~

入秋后天气渐凉,不少菜农看着棚外降温,就急着给棚里的黄瓜铺上地膜,想着能保温护根。可你不知道,棚膜本身就有保温作用,这会儿棚内温度其实还偏高,过早盖地膜不仅不护根,反而会给黄瓜 “帮倒忙”,尤其是这 3 个危害,得提前避开!​

一、早盖地膜,先踩 3 个 “伤根坑”​

根 “热得发蔫”:黄瓜根系适合的土壤温度是 25℃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温度,根就会生长变慢,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严重时还会被高温灼伤,出现根系发黄、腐烂的情况。​这会儿棚膜已经把棚内温度 “锁” 住了,再铺地膜,地表热量散不出去,土壤温度会持续升高,甚至能超过 30℃。根在这样的 “热土壤” 里,就像人待在闷热的小房间里,根本没法好好干活,黄瓜秧自然长得弱。​

根 “赖在浅层”,不愿往下扎​:盖地膜后,地表和地膜之间会一直保持湿润、透气的 “舒服环境”,黄瓜根系就会在浅层土壤里盘旋生长,也不愿往深层扎。这些 “浮根” 看着多,其实特别脆弱,一旦棚膜透光性好,强光晒到地表,浅层土壤温度骤升,浮根很容易被晒伤,失去吸收养分的功能,黄瓜秧就会因 “断粮” 出现萎蔫。​要知道,深层土壤温度更稳定、养分更充足,根扎得深,黄瓜才能扛住后期的低温和干旱。早盖地膜,反而把根 “困” 在了浅层,后期很容易出问题。​

茎基部 “招病”:早盖地膜还有个隐藏风险,地表和地膜间的高温高湿环境,会让黄瓜茎基部冒出很多 “不定根”。这些不定根看着不起眼,却特别怕晒:一旦强光照射,不定根容易被灼伤,留下伤口;再加上黄瓜茎基部的表皮还很嫩,容易开裂,这些伤口就成了致病菌的 “入口”—— 霜霉病、茎基腐病这些病害,很容易从这里入侵,一发病就会导致黄瓜烂茎、死棵,损失可不小。​

二、不是不盖地膜,而是要 “等时机”​

说早盖地膜不好,不是让大家一直不盖。黄瓜生长期长,到了结果后期,棚内温度会明显下降,这时候盖地膜才能提升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护根系不受低温伤害,让黄瓜后期还能稳定结果。​

关键就在 “时机”:不能刚定植就盖,也不能看别人盖就跟着盖,要等黄瓜根系扎稳了、棚内温度真的降下来了,比如白天棚内地温稳定在 20℃以下,再铺地膜才合适。​

三、让根 “扎得深、长得壮”​

控水逼根往下找水​:定植后别一直浇水,等土壤表面稍微发干时再浇,让根系感觉到 “浅层没水了”,就会主动往深层土壤里扎,去寻找水分。这样一来,根会越扎越深,形成健壮的 “深根群”,后期抗逆性更强。​

给根 “松松土”​:每次浇水后,等土壤不黏手了,就用小锄在黄瓜行间轻轻划锄,把表层土壤划松。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打破土壤板结,让空气进入土壤,根呼吸更顺畅;二是能切断部分浅层的小根,逼着主根往深层生长,让根系更发达。​划锄时要注意,别碰伤黄瓜的主根,锄的深度以 2-3 厘米为宜,每隔 10 天左右划一次,直到准备盖地膜前停止。​

以上是关于黄瓜种植早盖地膜的危害以及合适的盖地膜时间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总之,过早盖地膜只会伤根;不如等一等,先通过控水、划锄让根扎深扎壮,等后期棚内温度真的降了,再铺地膜保温。这样根壮了,黄瓜秧长得旺,后期结的瓜又多又大,才能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