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红薯为什么忌翻蔓?
- 种植技术
- 3小时前
- 5热度
以前种地的时候,红薯特别受农户待见,因为它好养活,不管啥地儿不少能长,结得又多,吃着还挺有营养。不过管红薯地的时候,有个看着不起眼的活儿叫 “翻红薯藤”,一直有不一样的说法。不少老农户总爱在红薯藤长得特别旺的时候,把藤翻过来、往上提一提,觉得这么做能不让藤在土里长小根,省下来的养分就能全用在红薯块上,让红薯结得更多。可现在农业上的研究和实际种红薯的情况都一再证明,翻红薯藤不光没半点好处,反而会耽误红薯生长。那到底为啥种红薯不能翻藤呢?
一、为啥老辈人觉得该翻红薯藤?
老辈人翻红薯藤,是有自己的简单想法,红薯藤贴着地、遇上潮土,藤节上容易长出小须根。他们担心这些小须根会 “抢” 红薯块的养分,让红薯长不大、收得少,所以就定期把藤翻过来、提一提,不让它贴地长小根。几十年前,尤其那时候没多少科学种地的指导,家家户户基本都这么干。可后来,随着研究红薯怎么长的学问越来越深、种红薯的技术也进步了,大家才发现:这种 “防小根抢养分、保红薯块” 的想法,根本不对。
二、翻红薯藤到底为啥有害?3 个科学说法帮你搞懂
1. 伤了叶子和藤,红薯 “造养分的本事” 就弱了
红薯是天生会 “攒养分” 的作物,光合作用特别厉害。它那一大片藤不光是运养分的 “通道”,更像是一个个 “小工厂”,每片叶子都在帮地下的红薯块制造碳水化合物,让红薯长大。可一翻藤,难免会弄伤叶子、折断藤,甚至把叶子翻得东倒西歪,没法好好晒太阳。这么一来,能正经造养分的叶子面积就少了 10% 到 30%。更糟的是,藤和叶子受伤后,红薯还得额外花养分去修伤,本来该给红薯块长大的养分,就被分走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门研究红薯的研究所做过试验:翻藤的红薯地,平均要少收 15% 到 25% 的红薯,而且结出来的红薯还不整齐、表皮也不光滑,卖相差很多。
2. 弄断了 “帮把手”,红薯吸水分、养分的本事就差了
其实红薯藤上长的小须根,根本不是 “抢养分的懒根”,而是帮着红薯吸水分、吸养分的 “好帮手”。这些小根能吸土壤表层的水和速效养分,尤其遇到天旱、土地不肥的时候,有这些小根在,红薯秧就不容易蔫,抗灾能力强多了。可硬翻藤,不光会把这些有用的小根扯断,还可能伤到红薯的主根周围的环境,让红薯更难吸水。
另外,老翻藤会把地表的土弄松、弄乱,土里面的水分蒸发得更快,一到天热的时候,红薯秧容易蔫蔫的,间接就影响红薯块长大。
3. 翻藤容易招病招虫,还得多花钱管
翻藤的时候,难免会把红薯的茎和叶子弄出伤口。这些伤口就像给病菌(比如红薯常得的黑斑病、茎腐病)和虫子(比如吃叶子的甘薯天蛾、吸汁液的蚜虫)开了 “大门”,让它们容易钻进去搞破坏。
而且翻完的藤堆得乱七八糟,地里不透气、光照也进不来,湿度还变大了 —— 这简直是给病害 “搭温床”,病更容易蔓延。最后只能多打农药,既多花了钱,也不符合现在 “绿色种地” 的想法。
三、别翻藤了!这 4 个科学办法,比翻藤管用多了
轻轻 “提藤” 就行,别硬翻:“提藤” 和 “翻藤” 完全不是一回事。等红薯藤刚要贴地的时候,轻轻把藤提起来 10 到 15 厘米,再拉直放好。就雨后或者早上露水没干的时候,弄个 1 到 2 次就行。这样既能防止藤节长小须根,又能最大限度保住红薯藤和叶子,不影响它造养分。
别种太密,藤不挤着就能好好长:红薯种得太密,藤就会叠在一起,地里不透气,还容易疯长。建议根据自己种的红薯品种、土地肥不肥,留好株距和行距,让每棵红薯都有足够的空间,藤自然就不容易缠在一起,不用费劲管。
水和肥别乱浇乱撒,控制藤疯长:红薯长到中后期,如果氮肥撒多了、水浇勤了,就容易光长藤、不长红薯,变成 “秧子旺、红薯少” 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刚出苗的时候,少撒点氮肥帮苗长壮;到了中期,就少用氮肥、多撒钾肥;后期别让土太湿,让养分都往红薯块上走,别光长藤。
选 “省心品种”,藤短不用老管:现在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不少适合懒管理的红薯品种了,比如 “济薯 26”“龙薯 9 号”,这些品种的藤长得短、还能直立着长,分枝也少。种这种红薯,藤不容易贴地乱爬,根本不用老想着翻藤、理藤,省不少事,特别值得推广。
四、总结
种地的根本,是顺着自然的规矩来,不是硬要跟自然对着干。说种红薯不能翻藤,不是说老辈的经验全没用,而是想提醒大家,老经验得经过科学验证才靠谱,种地的法子也得跟着技术进步变一变。现在大家都想让红薯结得多、长得好,这时候就别再干翻藤这种没用还害事的老习惯了,改成把藤理顺、控制藤蔓疯长、选优质红薯品种这些办法结合起来用,才是让红薯又好吃、产量又稳的正经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