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立秋后怎么管理好?抓好4件事,保铃增重不白忙!

“都秋分了,棉花是不是不用管了?” 山东德州棉农李大哥看着自家棉田里半开的棉桃,有点犯懒 —— 往年他总觉得 “秋后棉花长定型了”,结果要么后期棉桃没分量,要么烂铃掉了一大半,一亩地少收百十斤。其实,棉花秋后管理才是 “保产量、提品质” 的关键:8-9 月是棉铃膨大、吐絮的关键期,补肥、浇水、防虫、摘烂铃这 4 件事没做好,前期的辛苦可能白忙活。本文依据农业农村部《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南》(2023年修订版)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多年试验成果,系统梳理棉花秋后管理的四大核心任务,为种植户提供一套可操作、高效益的“秋后增产方案”。

一、补对 “盖顶肥”:让棉桃 “吃饱长沉”​

“盖顶肥” 听着名字普通,却是棉花秋后增产的 “关键一餐”—— 就像人到后期需要补营养,棉花结铃多了、秋桃要长,也得靠这遍肥 “续命”。但不是所有棉田都一样施,得看前期情况 “对症下药”:​

1. 两类棉田,两种 “补肥方案”​

前期结铃多的棉田:这类棉田 “消耗大”,如果不补肥,棉桃会 “抢养分”,导致铃重变轻、吐絮不畅。要在8 月 20 日前后补 1 次盖顶肥,每亩撒 5 公斤尿素就行 —— 别多施,尿素多了容易让棉株 “贪青晚熟”,反而影响后期吐絮。李大哥今年 20 亩棉田前期结铃比去年多两成,农技员让他雨后撒了 5 公斤 / 亩尿素,现在棉桃比邻居家的明显饱满。​

前期蕾铃脱落多的棉田:这类棉田要靠 “秋桃补产量”,光补 1 次肥不够,得补2 次盖顶肥:第一次在 8 月 20 日左右,同样 5 公斤 / 亩尿素;间隔 10 天再补 1 次,用量不变。“去年我家棉田前期落铃多,听了建议补了两次肥,秋桃结得又多又大,最后产量没比往年少。” 邻村种棉户王大姐说。​

2. 施肥技巧:“借雨借力” 效果好​

盖顶肥不用开沟埋,简单省事但要抓时机:最好在雨后撒施,雨水能把尿素冲进土壤,棉根吸收快;如果没下雨,就结合灌溉撒 —— 先浇小水,待土壤湿润后撒肥,避免尿素撒在干土上 “烧根”,也别撒在棉叶上,高温天容易灼伤叶片。​

二、浇好 “关键水”:别让秋旱 “渴坏” 棉桃​

8 月的太阳还是 “毒”,棉花结铃盛期耗水量大,就怕 “秋旱” 来捣乱 —— 土壤缺水会让棉铃停止膨大,甚至没成熟就脱落。不少棉农以为 “秋天雨水少也没事”,其实错了:​

“去年 8 月底没下雨,我家棉田干得裂缝,棉桃比正常年份小一圈,吐絮也慢。” 李大哥说起去年的教训很后悔。判断棉田要不要浇水,看两点:一是看土壤,耕层土壤手握成团、松开不散,就不用浇;如果手握土散成碎末,就得浇。二是看棉株,棉叶中午蔫、傍晚能恢复,就是缺水信号,得及时浇。​

浇水要浇 “小水”,别漫灌 —— 大水漫灌会让土壤板结,也容易导致后期烂铃;最好用沟灌,水只浇到棉行沟里,润到根系就行,既能满足需求,又不会让田间太湿。​

三、防住 “后期虫”:别让害虫 “啃掉” 收成​

8 月下旬到 9 月初,棉田有 “三大害虫” 最猖狂:棉铃虫、斜纹夜蛾、红蜘蛛,它们专挑棉桃、棉叶下手 —— 棉铃虫钻进去吃棉籽,斜纹夜蛾啃叶片,红蜘蛛吸叶汁,哪一样都能让棉花减产。​

1. 选对药剂,精准杀虫​

不同害虫用不同药,别瞎混:​

治棉铃虫、斜纹夜蛾:用48% 乐斯本 60 毫升,兑水 50 公斤喷雾,重点喷棉桃和棉株中下部,这是害虫最爱待的地方;​

治红蜘蛛:用15% 达螨灵 20 毫升,兑水 50 公斤喷雾,红蜘蛛多在叶背,喷的时候要对着叶背喷。​

2. 打药关键:“打透打匀” 才管用​

后期棉株长得高、枝繁叶茂,打药别偷懒:​

亩用水量不能减,至少 50 公斤,水少了药喷不透,害虫躲在叶背、枝杈间杀不死;​

打药要 “两翻一扣,四面打透”—— 翻着棉枝喷、扣着叶背喷,棉株的上、下、左、右都要喷到,别漏了下部老叶;​

时间选在下午 4 点后到傍晚,此时温度低、害虫活跃,药效果好,还能避免中午高温让药液蒸发,灼伤叶片。​

四、摘好 “烂铃”:别让霉变 “毁了” 好棉​

秋后如果遇到连阴雨,棉田封行密、通风差,容易出现 “烂铃”—— 棉铃外壳变黑、腐烂,里面的棉絮也会发霉,一文不值。这时候光防没用,得主动 “抢摘”:​

1. 认准 “该摘的铃”:别摘早也别漏摘​

不是所有铃都要摘,只摘 “成熟度够、要烂没烂” 的:棉铃长够 40 天以上,外壳褪色变黄,或者开始长黑斑,就算没完全开絮,也得摘 —— 这些铃已经基本成熟,摘下来晒干还能吐絮,要是等烂透了,就全废了。​

“去年连下 3 天雨,我每天去摘烂铃,摘了有 200 多斤,晒干后都是好棉,要是不摘,全烂在田里了。” 王大姐说。​

2. 预防烂铃:提前做 “减法”​

除了摘烂铃,还能提前预防:如果棉田封行太密,就剪去下部空果枝 —— 空枝挡通风,剪了能让田间空气流通;水改旱的棉田、低洼地,要起高垅培土,下雨时能及时排水,减少田间积水,从源头减少烂铃。​

五、结语:秋后管理 “别偷懒”,丰产才能 “稳到手”​

棉花秋后管理看着都是 “小事”,但每一件都影响产量:补肥是为了让棉桃长沉,浇水是为了不让棉桃渴坏,防虫是为了不让害虫糟蹋,摘烂铃是为了不让好棉变废棉。李大哥今年照着做,棉田长势比往年好:“现在棉桃又大又多,看着就有好收成,看来秋后管理真不能马虎。”​

其实,棉花种植就像 “养孩子”,前期用心种,后期也得细心管,最后才能 “瓜熟蒂落、丰产丰收”。对棉农来说,抓好秋后这关键几十天,就是给全年产量上了 “保险”,再辛苦也值得。​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202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3年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分析》.《中国棉花》,2023, 50(8): 1–5.

李亚兵等.《盖顶肥对棉花秋桃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棉花学报》,2022, 34(4): 3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