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叶发卷起黑边是什么原因?四大主因解析与科学应对措施!
- 种植技术
- 5天前
- 13热度
种枣树的农户都清楚,叶子好坏直接影响光合、坐果量和果实品质。不少农户发现,枣树新叶会卷曲皱缩,叶缘、叶尖出现褐黑色坏死斑,严重时整叶枯落,不仅削弱树势,还会落花落果、降低产量。很多农户误判为缺水,盲目浇水施肥,反而延误防治时机。其实关键在找准病根,这并非单纯缺水,多是病虫害、管理不当或环境不适导致,需对症施策。结合监测数据、一线经验和优质产区情况,下面会拆解四大成因,给出实用防控办法,帮枣农稳产提质。

一、茶黄螨或红蜘蛛危害:微小害虫引发显著症状
茶黄螨是导致枣树叶卷曲黑边的首要生物因素。该螨体长仅0.2毫米,肉眼难辨,喜聚集于嫩叶背面刺吸汁液,并分泌有毒物质,干扰植物激素平衡,导致叶片向上卷曲、变厚、变脆,叶缘或叶尖出现褐色至黑色坏死斑。高温干旱(25℃~30℃、相对湿度<60%)条件下繁殖迅速,7~10天即可暴发成灾。
红蜘蛛(叶螨类)危害亦可致类似症状,但多表现为叶面失绿、出现密集白点,后期叶缘焦枯,卷曲程度较轻。两者可通过镜检或症状细节区分:茶黄螨危害叶片呈“鸡爪状”强卷,黑边清晰;红蜘蛛则以叶面斑驳为主。
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2023年在若羌县的调查发现,茶黄螨高发枣园卷叶率高达45%,而及时防控园仅5%(数据来源:《南疆红枣主要害螨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2023年)。
防治建议:发现初期,立即喷施24%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30%乙唑螨腈悬浮剂4000倍液,重点喷施叶背。间隔7~10天连喷2次。避免使用广谱杀虫剂,以免杀伤天敌(如捕食螨)。
二、缺钾或缺钙:营养失衡引发生理障碍
钾元素参与水分调节与酶激活,缺钾时老叶先现症状,叶缘焦枯、卷曲,呈“灼烧状”;而钙是细胞壁稳定的关键,缺钙则新叶易卷曲、畸形,叶尖或叶缘出现坏死黑边,尤其在果实膨大期需求高峰时更易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不缺钾/钙,但因干旱、根系受损或氮肥过量,也会导致吸收障碍,出现“隐性缺素”。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枣树进入坐果期后,对钾钙需求激增,若未及时补充,极易出现叶缘黑边”(资料来源:《山西红枣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技术指南》,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2022年)。
矫正措施: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 + 0.1%螯合钙,每7天一次,连续2~3次;同时结合土壤追施硫酸钾(每株0.3~0.5公斤)或过磷酸钙,改善根际营养供应。
三、药害或肥害:不当农事操作引发急性损伤
夏季高温时段喷施高浓度农药或叶面肥,易造成叶片药害。典型症状为喷药后24~48小时内,新叶卷曲、叶缘出现水渍状斑,随后转为褐色至黑色坏死边。此外,根部一次性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高浓度化肥,也会导致根系烧伤,间接引发叶部生理紊乱。
诊断要点:症状集中于喷药或施肥后新展叶片,分布与操作区域一致,无虫无病斑。国家林草局《经济林安全用药技术规范》强调,枣树敏感期(花期至幼果期)应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及强渗透性药剂(权威出处:《LY/T 3280-2022 经济林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应对措施:立即用清水喷淋叶片;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0.01 mg/L)+ 氨基酸叶面肥,缓解药害;加强水肥管理,促发新叶。
四、真菌性病害:炭疽病或褐斑病继发感染
在长期高湿环境下,炭疽病或褐斑病可能侵染叶片,初期为褐色小斑,后扩展至叶缘,形成不规则黑褐色坏死区,伴随轻微卷曲。但此类病害通常先有斑点,后发展为黑边,与螨害或缺素的“边缘起始”特征不同。
若卷叶黑边伴随落叶、枝梢枯死,则需警惕病害复合发生。此时可喷施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兼防真菌与调节生长。
五、综合诊断与防控建议
面对枣树叶卷曲黑边,应按以下步骤排查:先看部位,若是新叶卷曲强、黑边清晰,可能是因为茶黄螨或缺钙,若是老叶焦边则是缺钾造成的。其次,要查虫情,用10倍放大镜观察叶背是否有螨类活动; 然后,回想一下自己的操作,近期是否喷药、施肥?是否高温作业? 最后,观察环境,是否持续干旱或暴雨后高湿?
在河北沧州献县红枣标准化示范区,通过“螨害早防+平衡施肥+安全用药”三位一体管理,叶部异常发生率下降70%,优质果率提升至85%(资料来源:《献县红枣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报告》,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4年)。
六、结语
枣树叶卷曲发黑边,看似简单,实则成因复杂,需结合症状特征、田间环境与农事操作综合判断。无论是生物胁迫还是生理障碍,其背后都反映出管理细节的疏漏。唯有树立“预防为主、精准诊断、绿色防控”的理念,才能从根源上减少此类问题发生。随着智慧果园与绿色植保技术的深入应用,枣树健康管理将迈向更科学、更高效的新阶段,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