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做好肉鸡禽流感的免疫?
- 养殖技术
- 12天前
- 23热度
一到秋天,候鸟往南飞,天气又冷又干,养肉鸡的朋友就得提心吊胆 ,因为这个时候禽流感特别容易找上门。这病一旦染上,肉鸡死得快、传得广,不仅当年的收益打水漂,还可能影响公共卫生,可不是小事。很多人觉得 “防禽流感就是打一针疫苗”,其实没这么简单。得搞懂秋天为啥容易发禽流感,再从 “免疫、环境、监测” 三方面一起抓,才能真的防住。今天就给大家讲明白,让大家都能照着做。

一、为啥秋天是禽流感 “高发期”?
秋天候鸟往南方飞,它们身上可能携带 H5N1、H5N6 这些禽流感毒株。飞累了落在鸡场附近喝水、吃饲料,粪便、羽毛就会把病毒留在环境里,肉鸡接触到,就可能被传染。再加上秋天早晚温差大,白天可能还挺暖,晚上一下就凉了。肉鸡适应不了这种变化,抵抗力会下降,原本能扛住的病毒,现在很容易趁虚而入。
秋天是肉鸡出栏、补栏的旺季,鸡苗运进来、成鸡运出去,车辆、人员来回跑;有的养殖场还会混养不同批次的鸡,这些都可能把病毒从外面带进来,或者在鸡群里扩散。还有种 “低致病性禽流感”,虽然不会让肉鸡大批死亡,但会让它们长得慢、吃得多,还可能让病毒变异成更危险的类型,一样得防。
二、如何进行科学免疫?
1. 选对疫苗:现在常用的是 “H5+H7 亚型重组灭活疫苗”,但不是随便买一种就行,得看你当地流行哪种毒株。比如周边养殖场检出 “Re-14 毒株”,你就选含这个毒株的疫苗;要是毒株不匹配,打了也白打。另外,千万别买过期、来源不明的疫苗(比如小商贩手里没包装的),不仅没效果,还可能让鸡群出问题。
2. 选对时间:第一次打疫苗,7-10 日龄最合适。太早打,小鸡从妈妈那带的 “母源抗体” 还没消,会跟疫苗 “打架”,免疫没效果;太晚打,又怕没等产生抗体就被病毒盯上。
3. 操作规范:再好的疫苗,操作不当也没用,这几个细节一定要注意,疫苗用前先放在室温下回温,别直接从冰箱拿出来就打,冷刺激会让鸡应激,同时注射器要校准剂量,比如该打 0.3 毫升就别少打,也别没扎进去就推药,每打 50-100 只鸡就换个针头,避免把病鸡的病毒传给健康鸡。
三、光打疫苗不够,还要做好这几件事
1. 鸡场别让 “外人外车进”:生产区装围栏,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员工进出要换专用衣服、鞋子,洗手、消毒,手机也要擦一遍消毒水;拉饲料、拉鸡的车,只能停在门口,别开进生产区,车轮、车厢都要喷消毒液。
2. 防住野鸟和老鼠:鸡舍窗户、通风口装 “防鸟网”,门口挂纱窗,别让野鸟飞进来;及时清理鸡舍外散落的饲料,鸡舍周围的鼠洞要堵死,定期放灭鼠药。
3. 水和饲料别污染:别用露天的池塘水、河水喂鸡,用井水或自来水,储水罐要盖紧;饲料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里,别受潮发霉,也别让老鼠、鸟咬坏袋子。
4. “全进全出”:一批肉鸡出栏后,把鸡舍里的粪便、垫料全清走,墙壁、地面用消毒液喷 2-3 遍,然后空舍 7-10 天,再进新鸡苗;别在一个鸡舍里养不同日龄的鸡,老鸡带的病毒容易传给小鸡。
四、怎么知道疫苗管用?
打完疫苗,不能光看 “鸡没发病” 就觉得成功了,最好做个检测。免疫后 14-21 天,随机抓 10-20 只鸡,抽点血送兽医站或检测机构,测 “H5、H7 亚型 HI 抗体效价”,HI 抗体滴度≥1:8,算 1 只鸡合格。群体要求85% 以上的鸡合格,才算免疫成功;如果低于 70%,就得找原因。
五、总结
秋天防肉鸡禽流感,不是靠某一个办法就能成的,疫苗能帮鸡产生抵抗力,就像 “盾牌”;但如果没有生物安全这道 “墙”,病毒还是会从各种缝隙钻进来。现在候鸟正往南飞,每一个养肉鸡的朋友都得多上点心,疫苗打对、环境管好、定期监测,不仅能保住自己的收益,也是对整个养鸡行业和公共卫生负责。毕竟,鸡群稳了,才能安安稳稳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