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想多赚钱?试试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地收两样,稳赚不亏
- 种植技术
- 2025-09-09
- 81热度
现在土地不够用、单种一种作物赚钱少,咋能让 “一亩田” 产出更多价值?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给出了答案。就是把玉米和大豆、土豆这些作物科学搭配着种,能实现 “玉米不少收,还多收一季豆” 的 “一地双收”。这项技术被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不光能保住玉米产量,还能多产大豆这类经济作物,农户一亩地能多赚一千多块。
一、啥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简单说就是 “把土地分成一条条窄带,玉米和其他作物按比例种在不同带里”。核心是利用三个规律:高矮互补、养分互助、时空错开,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作用。现在最常见的是 “玉米 + 大豆”,还有 “玉米 + 土豆”“玉米 + 花生”,在东北、黄淮海、西南这些玉米主产区都能用。
二、为啥这么种划算?

高矮互补不挡光:按 “宽条带种大豆、窄条带种玉米” 来摆,玉米长得高,大豆长得矮,玉米不会完全挡住大豆的阳光,两边光合作用都不受大影响;
养分互助少施肥:玉米爱吃磷和钾,大豆爱吃氮,俩种一起,养分用得更省,比单种玉米能少施 20% 的氮肥;
时空错开不忙活:玉米播种早、收得晚,大豆播种稍晚、收得早,田间管理的时间能错开,农户不用扎堆忙不过来。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经种了 3000 多万亩,其中 “玉米 + 大豆” 占了八成以上。大部分地块都能做到 “玉米一亩收 500 公斤以上,大豆一亩收 100-150 公斤”,相当于一亩地多收了一季大豆,这账多划算!
三、想种好?这 5 步是关键

1. 品种选不对,忙活全白费
玉米得选 “长得紧凑、不容易倒” 的品种,比如 “郑单 958”“先玉 335”—— 这类玉米叶子往上长,不会太遮光,大豆才能晒到太阳;
大豆得选 “耐阴、熟得快、扛得住灾害” 的品种,比如 “中黄 13”“冀豆 17”—— 耐阴能适应玉米底下的光照,熟得快能避开和玉米抢着收获的时间。
河南周口的种粮大户张建军就有经验:“以前试过种松散型玉米,叶子太宽,把大豆全遮住了,大豆一亩才收 50 公斤。后来换成紧凑的玉米,大豆亩产一下子提到 120 公斤,玉米也没少收。”
2. 带距留合适,作物不 “打架”
带距没有统一标准,得看当地气候和种植习惯调整:
东北、西北这些干旱地区,带距留 1.8-2 米,宽条带种大豆、窄条带种玉米 —— 宽条带能多存雨水,适合干旱环境;
黄淮海、西南这些湿润地区,带距留 2-2.2 米,同样宽条带种大豆、窄条带种玉米 —— 宽条带通风好,能减少大豆生病;
关键一点:玉米种的条带别超过总带距的 40%,给大豆留足生长空间,别让玉米 “欺负” 大豆。
3. 播种要精准,别用手瞎撒
人工播种容易出现 “苗距不均、种得深浅不一”,建议用 “玉米大豆一体化播种机”,一次就能完成玉米、大豆的播种和施肥,又快又准。
播种时记俩数:玉米种得深点,3-5 厘米;大豆种得浅点,2-3 厘米;玉米苗之间留 20-25 厘米,大豆苗之间留 15-20 厘米。
4. 水肥给到位,产量才翻倍
虽说玉米和大豆能互相用养分,但关键生长期还得 “按需施肥”:
玉米:长到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追一次氮肥,帮玉米长饱满穗;
大豆:开花的时候,追一次磷钾肥,能多结豆荚;
浇水别偷懒:玉米大喇叭口期、大豆鼓粒期特别需要水,天旱了就得及时浇,不然容易减产。
5. 病虫害早防,别等泛滥了
玉米主要防玉米螟、大斑病,大豆主要防蚜虫、豆荚螟:
玉米到了大喇叭口期,喷 “氯虫苯甲酰胺 + 苯醚甲环唑”,既能防玉米螟和大斑病,对大豆蚜虫也有点效果;
大豆开花的时候,喷 “吡虫啉 + 甲维盐”,专门治蚜虫和豆荚螟;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是啥复杂的 “高精尖” 技术,就是个 “接地气” 的增收办法,不用额外多占地,只要选对品种、做好这 5 步管理,就能 “稳着收玉米,还多收一季豆”。要是你家种玉米,不妨先试种几亩,跟着当地农技员学操作,用不了多久,就能尝到 “一亩地收两样” 的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