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小麦别被”地下虫”坑!缺苗断垄甚至翻种?这样防准没错
- 种植技术
- 2025-09-09
- 80热度
秋播小麦正当时,可不少农户头疼事儿来了, 地里藏着蛴螬、金针虫、蝼蛄这些 “地下小偷”,专啃小麦根部。轻的话麦苗缺苗断垄,严重点整片地得重新翻种,一年的功夫白忙活一半。植保部门最近也提醒,今年这些地下害虫大概率会不同程度发生,咱农民朋友可得把防治这件事放在心上,才能保证麦苗齐、长势壮。

一、为啥这些虫子容易闹事?
植保专家分析,一方面是天气帮了 “倒忙”,不少地方的气象条件对地下害虫生长繁殖挺有利;另一方面,咱们种地的习惯也让虫的控制力弱了,现在秸秆还田面积大,可土壤处理没跟上,正好给虫子提供了 “温床”;加上机械化收获越来越普遍,秋播前深翻土地、晾晒的面积少了,自然没法靠自然条件控制虫口数量。还有,近期大部分农田墒情刚好,虫子在土里待着舒服,繁殖起来更肆无忌惮。
二、对付这些地下虫,用这几招
首先是 “物理防治” 打底。播种前先把土壤深翻一遍,耕得细一点,翻地时能看到虫子就手动捡了,还能适当调整秋播时间,避开虫子最活跃的时候,这样能减轻不少危害。关键的还是 “药剂防治”,分拌种和土壤处理两种,根据自家地块情况选就行。
拌种的话,选对药、用对量很重要。比如用 50% 辛硫磷,100 斤麦种配 100 克药,再兑 2 到 3 公斤水,拌均匀后堆着闷 4 到 6 小时,然后就能播种,防地下虫效果特别好。
想省事儿还能兼顾防病的,就选种衣剂:27% 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1 毫升能包 500 克麦种;或者 600 克 / 升苯醚・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药和种子按 1:400 的比例拌,不光能防金针虫、蛴螬这些地下虫,还能治茎基腐病、根腐病,一次操作顶两次,减少打药次数。
要是想同时控制条锈病、茎基腐病和地下虫,就用 40% 辛硫磷乳油 100 毫升,加 2% 戊唑醇拌种剂 150 克,兑 5 公斤水,拌 100 公斤麦种,闷 4 到 8 小时,晾干了再播,防虫防病一步到位。
三、光拌种不够,得加上土壤处理
要是地块里地下虫特别多,光拌种不够,得加上土壤处理。比如亩用 3% 辛硫磷颗粒剂 2 到 2.5 公斤,均匀撒在地面,然后翻到土里;或者用 50% 辛硫磷乳油 250 毫升,兑 1 到 2 公斤水,拌 20 到 25 公斤细土做成毒土,撒完翻土。
也能用 5% 二嗪磷颗粒剂,每亩 0.8 到 1 公斤,拌 20 到 30 公斤细土撒在垡头,再耕耙入土。
针对金针虫、蛴螬闹得凶的地,还能亩用 3% 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3 到 4 公斤,混 10 到 15 公斤细沙撒了再旋耕;或者 50% 辛硫磷乳油 200-250 毫升,先兑 10 倍水稀释,喷在 10 到 15 公斤细沙上拌匀,撒完旋耕,这样虫子躲在土里也跑不了。
把这些防治方法做到位,地下虫就没法折腾小麦了,秋播基础打牢,明年夏粮丰收才有谱。所以大家跟着上文的建议行动起来吧,争取来年有个好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