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鸡别大意!这两种病专找上门,产蛋少还死鸡,早防早好

养笼养鸡的老乡们都知道,笼养省空间、好管理,可偏偏鸡被关在小笼子里,踩不着土、动不了身,时间长了就容易出毛病,尤其是 “笼养鸡疲劳症” 和 “脂肪肝综合症”,一个让鸡站不起来、还骨折,一个让鸡产蛋降、突然死,对产蛋鸡群打击不小。今天就把这两种病的 “认病窍门” 和 “防治实招” 说透,照着做,鸡群能少遭罪,咱也能多赚钱!​

一、笼养鸡疲劳症

先认症状:

初期表现:鸡在笼子里不爱动,偶尔想站起来,却摇摇晃晃往旁边倒,最后干脆侧卧在笼底,伸着腿站不起来,喂料时也只是抬头啄两口,反应慢慢变迟钝。​

严重时:不少鸡会出现 “骨折”的情况,就是抓鸡换笼,轻轻一碰,翅膀或腿骨就断了;掰开断骨一看,骨头壁又薄又脆,不像健康鸡的骨头结实。​

这病说到底是 “营养不够 + 没运动” 闹的:要么饲料里钙、磷、维生素 D缺了,要么钙和磷的比例不对;再加上鸡一辈子待在笼子里,连走两步都难,骨头得不到锻炼,自然就 “弱不禁风”。​

再学防治:​​

第一步:喂对饲料,别缺关键营养​

千万别随便配饲料,最好喂专门的产蛋鸡配合饲料;要是自己拌料,产蛋前期一定要在饲料里加适量维生素 C(VC)和维生素 D(VD),帮鸡吸收钙磷;另外,饲料里的 “可利用磷” 要保持在 0.45% 左右(比如 100 斤饲料里,能被鸡吸收的磷大概有 2 两多),钙和磷比例对了,骨头才结实。​

第二步:偶尔 “落地饲养”,让鸡动一动​

条件允许的话,每隔一段时间(比如 10-15 天),把鸡从笼子里放出来,让它们在干净的地面上走一走、啄啄食,哪怕每天活动 1-2 小时,也能锻炼骨头,减少疲劳症的发生;要是笼舍大,也可以在笼子里加个小栖架,让鸡能稍微活动一下爪子和腿。​

发病后补救:发现瘫鸡,赶紧挑出来单独饲养,喂点钙片和 VD,放在地上让它慢慢活动,一般 1-2 周能好转;要是骨折严重,实在站不起来,就别再放回笼里,避免被其他鸡踩伤。​

二、脂肪肝综合症

先认症状:

初期信号:鸡群产蛋量慢慢下降,本来能达到 90% 的产蛋率,慢慢降到 70% 甚至更低,有的鸡群压根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鸡看着挺胖,羽毛也亮,就是不下蛋。​

突发情况:不少鸡前一天还正常下蛋、吃料,第二天就躺在笼里不动了,解剖开一看,肝脏肿得比正常鸡大一圈,颜色是黄褐色,摸起来特别脆,一捏就碎,表面还有小出血点;体腔里、肠子表面也堆着一层厚厚的脂肪,像裹了层油。​

这病主要是 “喂得太好 + 没控制体重”:开产前没限制喂食,鸡吃太多能量高的饲料,长得太胖;再加上饲料里缺蛋氨酸、胆碱、维生素 B12 这些 “帮鸡代谢脂肪” 的营养,还有的饲料里有霉菌,导致鸡肝脏里的脂肪排不出去,越积越多,最后肝脏撑不住就破了,鸡也就死了。​

再学防治:”​

第一步:开产前 “限喂”,控制体重别超标​

鸡开产前,别让它随便吃,要 “限制饲喂”,比如每天每只鸡喂 100-110 克饲料,别喂太多能量高的玉米,多加点麸皮;定期称体重,让鸡的体重刚好达标,别长得太胖,不然开产后容易得脂肪肝。​

第二步:开产后 “调饲料”,加 “消脂” 成分​

开产后,把饲料里的蛋白质含量提高 1%-2%,多喂点豆粕;同时在饲料里加麦麸,麦麸里有能帮鸡代谢脂肪的成分,一般 100 斤饲料加 10-15 斤麦麸就行。​

第三步:过肥鸡 “加餐”,补关键营养​

要是发现鸡太胖,就在 100 公斤饲料里加 55 克胆碱、0.33 毫克维生素 B12、50 克蛋氨酸,这些营养能帮鸡把肝脏里的脂肪转化成能利用的能量,减少脂肪堆积;另外,要定期检查饲料,别喂发霉的饲料,避免霉菌伤肝脏。​

要是你家鸡出现瘫鸡、产蛋降、突然死的情况,别瞎喂药,赶紧看看是不是这两种病,按上面的方法调整;实在拿不准,就联系兽医解剖检查,早发现早治,鸡群才能少受损失,产蛋多、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