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养猪怎样管理好?
- 养殖技术
- 14天前
- 30热度
秋天对养猪来说是个 “又喜又忧” 的季节:一方面天凉快了,夏天的酷暑过去了,猪吃得香、长得快,是一年里长肉最划算的黄金期;可另一方面,白天晚上温差大、空气干,病菌也活跃起来,再加上换季容易让猪 “闹情绪”,稍不注意就会 “夏天的病还没好,秋天的病又找上门”,甚至耽误冬天育肥、过年出栏。所以 “秋天养猪咋管好” 不只是个技术活儿,还得会琢磨细节、顾全大局。那具体该怎么管呢?

一、先把圈舍环境管好:别让 “秋凉” 变成 “秋寒”
秋天温度看着舒服,但 “一场秋雨一场寒”,白天晚上温差常超过 10℃,北方夜里甚至能降到 15℃以下。猪是喜欢稳定温度的动物,温度一乱就容易出问题:
小猪(30 公斤以下)最适合 22-28℃,低于 20℃就冻得慌,不爱吃也不爱长;
育肥猪(快出栏的)适合 18-22℃,低于 15℃就得多吃料来抗冻,吃的料没咋长肉,不划算;
母猪要是冻着了,要么不发情,要么吃得少,影响下崽和喂奶。
所以秋天管环境,核心是 “别让温度忽高忽低,保持稳定”,具体这么做:
通风看时候调:白天暖和,多开窗、开风机,把圈里的氨气、潮气散出去;晚上或者降温时,赶紧关上门窗、放下卷帘,小猪圈还能开个保温灯,实在冷的话用地暖也行;
防 “贼风” 钻进来:检查圈舍的缝隙、门窗关得严不严,别让冷风直吹猪身上,尤其是产房和保育舍,冷风一吹小猪准生病;
保持圈舍干干的:秋天空气干,但要是水洒多了、粪尿没及时清,局部还是会潮,容易让猪拉肚子、得皮肤病。建议每天先把干粪清走,少用水冲圈,定期消毒就行。
二、抓住长肉黄金期,别瞎喂
1.适当加 “营养”,帮猪长肉
育肥猪:可以在饲料里多加点玉米、豆粕,或者掺 2%-3% 的植物油,给够能量和蛋白质,满足长肉需求;
哺乳母猪:得让它多吃点,一天喂 3-4 次,保证每天吃 6-7 公斤料,这样奶水才足,小猪长得壮;
小猪:刚断奶的小猪还得喂好消化的教槽料,别换料太快,不然容易拉肚子。
2.加点 “好东西”,防生病、促消化
加维生素 C 和 E:帮猪扛住换季的应激,抵抗力更强;
加电解质、有机酸:维持猪肠道里的酸碱平衡,秋天不容易拉细菌性腹泻;
加益生菌、酶制剂:让猪肠道里的好细菌多起来,吃的料能更好消化吸收。
提醒一句:别为了让猪长得快就猛加料!要是脂肪长得太多,肉的品质下降,卖的时候反而不值钱。得根据啥时候出栏,算好每天该长多少肉,合理喂。
三、防病是关键:秋天病菌多,提前防着
1.先知道秋天容易得啥病
病毒病: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秋天买猪、调猪的多,病毒容易传;北方 10 月后口蹄疫也开始多,得提前防;
细菌和寄生虫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还有疥螨、虱子,秋天猪皮屑多,这些虫子活跃,猪会蹭墙、痒得慌,长得慢。
2.具体咋防
该打疫苗别落下:按日子打,别漏了、晚了,比如口蹄疫提前 1-2 个月加强打,每天巡圈多看看,发现猪不吃料、精神差,赶紧找兽医或采样检测,别瞎用药,越拖越严重。
四、减少应激情况,猪群抵抗力才强
秋天养猪容易忽略 “应激”,但是秋季温度忽高忽低、白天变短、换饲料、打疫苗这些事凑一起,猪会紧张,抵抗力就下降。得这么做,别集中折腾猪,比如打疫苗、转圈、给小猪阉割,别放一天做,分开弄,平时水要给够、给好,水温别太凉,水里可以加点葡萄糖或维生素,帮猪缓解应激。
五、结语
秋天养猪,得 “两头抓”,一方面借着凉快天让猪多长肉,别浪费黄金期;另一方面提前防温差、防病菌,别出岔子。把环境、喂料、防病、减应激这几方面结合好,秋天就能养出壮猪,少生病,多赚钱。这时候科学管理,比啥 “特效药” 都管用,才是真的 “增产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