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葱管理要点有哪些?3招科学管理法,葱白长直又耐储!

进入秋季,大葱迎来一年中最为关键的“拔节蹿白期”。此时,葱叶快速生长,葱白迅速伸长并软化,直接决定最终的商品价值与市场售价。然而,不少种植户反映:“水肥没少给,可葱白还是短、弯曲、易倒伏,后期还频发潜叶蝇、紫斑病,卖相差、损耗大,比隔壁棚差出近三成。事实上,大葱高产优质并非“靠天吃饭”,而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田间试验表明:科学实施秋季管理的大葱,葱白长度可达40–50厘米,商品率提升30%以上,耐储性显著增强;而管理粗放的田块,葱白不足30厘米,病害发生率高达40%。那么,秋季大葱管理要点有哪些?

一、科学运筹肥水:分阶段精准供给,促叶长白

大葱喜肥喜水,但不同阶段需求完全不一样,立秋长叶、白露长葱白、霜降储养分,错一步就会 “白施肥、白浇水”。​

立秋到白露:这时候大葱主要长叶片,叶片多了才能制造养分供葱白生长。浇水要 “轻浇、早晚浇”,早上 9 点前或傍晚 5 点后浇,每次浇半沟水,别淹到葱心;结合浇水追 “攻叶肥”,每亩撒 1500 公斤腐熟农家肥,加 20-25 公斤过磷酸钙、10 公斤硫酸钾,拌匀后撒在葱沟里。​

白露到秋分:这是葱白快速生长期,得让土壤 “常湿润”,不然葱白长不粗、长不长。浇水要 “勤挠、重浇”:每隔 5-7 天浇一次,每次浇满沟水,浇透但不积水(积水会沤根);追肥以尿素为主,每亩撒 20 公斤,再加 15 公斤硫酸钾,钾肥能让葱白更粗壮,还抗倒伏。​

注意:别光用尿素!去年有户人家只撒尿素,葱白长得细,一碰就倒,加了硫酸钾才稳住,产量多了一成。

霜降以后:霜降后大葱停止生长,要准备收获了。这时候得逐渐减少浇水,比如 10 天浇一次,收获前 7-8 天彻底停水 —— 不然葱含水量太高,储存时容易烂,还会影响口感。​

二、规范培土软化:三次培土,葱白又长又直

大葱培土越深,葱白越长。但培土的时间和厚度错了,反而会烂心减产。从立秋到收获,要培土 3 次,每次都有讲究:​

第一次(立秋后 10 天):培土 5-7 厘米​。此时大葱刚进入旺长期,叶片还少,培土到 “最上一片叶的出叶口”(就是叶子刚冒出来的地方),别埋心叶。李桂英说:“第一次培土是‘打基础’,土够厚,葱白才能往下扎,去年有户人家培土太浅,后来葱白只长了 20 厘米。”​

第二次(处暑前后):培土 8-10 厘米​。这时候大葱叶片多了,要把土培到新长出的出叶口,让葱白继续 “伸长”。培土时用小铲子慢慢填,别把葱叶压弯(压弯会影响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少了,葱白就长慢)。​

第三次(白露后 5 天):培土 10-12 厘米​。这是最后一次培土,直接决定葱白长度。培土后葱白能达到 30-35 厘米,刚好符合收购商 “葱白长 30 厘米以上” 的优质标准。​

避坑提醒:千万别埋心叶!去年河南安阳有农户培土时没注意,埋了 1/3 的葱心,结果这些葱全烂了,最后只能低价处理,损失不小。​

三、精准防控病虫:早防早治,保叶护白

秋季大葱最容易招潜叶蝇,也容易得黑斑病、紫斑病,一旦爆发,叶子全废,养分没法积累,葱白自然长不好。​

潜叶蝇:看到葱叶上有弯弯曲曲的 “虫道”,就是潜叶蝇在作祟。在产卵盛期到幼虫孵化初期,喷 1.8% 阿维菌素乳油 1500 倍液,或 75%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3500 倍液;如果虫多,隔 7-8 天再喷一次,连喷 2-3 次。​

黑斑病 / 紫斑病:黑斑病的斑是 “黑色圆形,有轮纹”,紫斑病是 “紫色大病斑,中间会破洞”,两种病防治方法一样: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喷药时要喷到叶子正反面,尤其是叶背。​

四、秋季大葱高产,顺季管理很重要

秋季种植大葱不是随便浇浇水、施点肥就行,而是要跟着节气的 “需求” 走:立秋长叶就补 “攻叶肥”,白露长葱白就加 “速效氮 + 钾肥”,霜降储养分就停水,每个阶段的管理都要 “对症”。​

眼下正是秋季大葱培土、追肥的关键期,建议农户先检查自家葱田:如果葱叶发黄,就赶紧追点硫酸钾;如果葱白才 20 厘米,就按 “三次培土” 补培;如果叶子有虫道,赶紧喷阿维菌素。只要把这些细节做到位,普通农户也能种出 “葱白长、产量高” 的好葱,不用再羡慕隔壁棚的收成!​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部.《大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NY/T 3890-202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秋季大葱肥水与培土对葱白品质的影响》.《中国蔬菜》,2022(9): 61–66.

李明华.《钾肥对大葱葱白紧实度及贮藏性的影响》.《北方园艺》,2021(16): 78–82.